【考古的故事】銅綠山古銅礦遺址 考古發現50年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惠小勇、皮曙初、王自宸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新館展廳內,遊客駐足觀看文物。圖/新華社
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新館展廳展出的銅斧。圖/新華社
新館展廳展出的冶銅煉爐。圖/新華社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圖/新華社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圖/新華社
文/記者惠小勇、皮曙初、王自宸

銅綠山遺址至今仍是人們認為採冶延續時間最長、採冶規模最大、採冶鏈最完整、採冶技術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礦冶遺址,被國外冶金史專家稱為「在其他任何地方看不到的奇蹟」。



「銅綠山考古發現是中國古代青銅器研究的一個新領域,也是中國考古學新開闢的一個領域。」中國現代考古學奠基人之一夏鼐曾經這樣評價湖北大冶銅綠山古銅礦遺址。時至今日,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發現五十周年之際,博物館新館於今年六月建成開放,以更為豐富的考古資料和生動的展陳形式,向世人呈現銅綠山作為中國青銅文化奇蹟、礦冶考古奇蹟的歷史文化價值。

「牙刷草,開紫花,哪裡有銅,哪裡就有它。」春夏之交,位於湖北黃石大冶市城區西南的銅綠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內,遍地紅莖綠葉的海州香薷生機勃勃,在風中搖曳,當地人稱「銅草花」,又叫「牙刷草」。

草木花間,一座紅銅色工棚屋頂建築依山就勢融入礦山,室內結構形如自上而下的斜巷礦道,這就是剛剛落成的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新館。「礦道」底層,有宋、清時期的冶煉遺跡,室外北側為近現代採掘機器布置的工業景觀;新館建築上端則與古銅礦遺址連為一體,商周時期多處採礦遺址分布其間;在其西側,還有現代採掘銅鐵礦石而形成的一個巨大露天採礦坑。

錯落起伏的景觀視野,不僅給人以獨特的藝術美感,也映照著古代中國輝煌燦爛的青銅文明。

改寫青銅文明歷史

二○一二年,也是春夏之交,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陳樹祥等考古工作者在銅綠山岩陰山腳撥開一片銅草花,打開一個考古探方,驚奇地發現,深埋地下竟有一片神祕的腳印痕跡。

在礦冶遺址發現古人足跡十分罕見,考古人員迅速邀來公安部痕跡鑑定專家一同現場勘查,先後共發現足印三十五枚,數量較多,保存狀態各異,鑑定為赤足腳印,具有年代久遠的特徵,完整印痕長者有二十六公分。隨機抽檢部分足印推測,其中一人身高約有一百七十二公分,而另一人約為一百五十二公分到一百五十四公分。有些腳印有內側淺、外側深,或者橫向移位等跡象,似乎是當時正在溼地上負重前行。

考古工作者推測,這些古人腳印,正是銅綠山古銅礦的礦工們留下的。根據這些腳印,不僅可以推斷古代礦工們的高矮胖瘦等特徵,還可以還原他們當時或背或挑等各種勞動場景……礦工勞動的足跡,將人們的視線牽回到古代礦冶文明的奇觀。

而真正改寫中國古代青銅文明歷史的,是一九七三年,大冶銅綠山一把銅斧橫空出世,震驚天下!

當時,大冶有色金屬公司銅綠山銅鐵礦企工人在銅綠山露天剝離和採挖過程中,先後發現冶煉渣、銅斧等物品,此外,還發現古坑木、古坑道等遺跡,似乎是一片當地人稱為「老窿」的古礦井。有的古坑木被當地老百姓撿回,當作生火做飯的極好燃料。此後,湖北省博物館還從當地居民手中徵集了一件最大銅斧,重達十六點三公斤,被譽為「中國第一斧」!

這些發現引起礦山負責人的注意,他們將其中一把重三點五公斤的銅斧郵寄至中國歷史博物館(現中國國家博物館),並函告現場情況。中國歷史博物館立即回電「保留現場」。幾天後,來自北京和武漢的專家抵達銅綠山,經過一周的考古調查,初步認定這裡是一處春秋戰國時期的大型採礦遺址。一個沉埋二千餘年的古代礦坑被認知,從而重見天日。

古代礦冶難得一見

一九七四年至一九八五年,大陸國家文物局組織專業人員,對銅綠山礦山生產區暨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南北長約二公里,東西寬約一公里,包括銅綠山、大岩陰山、小岩陰山等十二個礦體進行考古調查發掘,進而開展「考古大會戰」,先後發現商周、漢唐時期採礦竪井和盲井二百三十一個,平巷和斜巷一百多條,東周時期鼓風冶銅爐十二座,宋代炒銅爐十七座。推測古代採礦井巷總長度八千多公尺,冶煉爐渣達四十萬噸以上,冶煉紅銅達八萬至十二萬噸,其規模之宏大、採冶技術之高超舉世矚目。主要開採時間從三千五百年前商代中期一直到西漢時期,延續一千多年。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的首次發現,使整個世界為之驚詫。一九八○年六月,在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召開的中國古代青銅器學術討論會上,夏鼐先生宣讀題為《銅綠山古銅礦的發掘》論文,向世界宣告,中國商周時代青銅器鑄造業與採礦、冶煉業已經分工進行。國際考古學、冶金史等方面專家紛紛來到銅綠山,目睹「難得一見的古代礦冶遺物」。



猶如一部冶金史百科全書

2000年前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大陸著名考古學家殷瑋璋說,早在一九二八年發現安陽殷墟遺址之後,中國考古人就面臨一個困惑:殷商時期如此數量龐大的青銅器是由何人製造,銅料來自何方?考古工作者曾經尋找了很久,卻一直沒有結果。

重達八百七十五公斤的司(后)母戊大方鼎、氣勢磅礡的曾侯乙編鐘、精美絕倫的越王勾踐劍……古代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青銅文化奇蹟。但是因為缺乏考古證據,一些學者提出中國青銅文化「外來說」。有人甚至斷言:「如果中國不產青銅,那中國的青銅器也應該是舶來品。」直到發現銅綠山古銅礦遺址,長期讓人困惑的青銅鑄器用料來源問題才豁然霧解。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首席專家王巍指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中國青銅文化是一部完整獨立的發展史,彰顯其在人類冶金史、科技史和文化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九八二年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被大陸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二一年榮列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名單。

凝聚古代工匠智慧

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博物館的核心,現場展示一處井巷縱橫交錯、密如蛛網的「地下迷宮」。這便是考古發現銅綠山古銅礦七號礦體一號採礦點的原址。為了原地保護和展示,早在一九八四年,就建起這座長三十六公尺、寬三十公尺的展覽大廳。置身展廳迴廊,俯身看去,只見腳下由黃土、木架構築的「迷宮」錯綜盤亙,竪井、斜井、平巷、盲井層層疊壓,排水巷道和木製水槽蜿蜒其間,清晰地展示了古代先民運用木架支護開拓井巷、採掘礦石的情景。

一號「老窿」主要是春秋時期地下採礦場,有的早到西周,距今超過二千五百年。在木製榫卯框架支護下至今仍保存完好,有些井巷變形較小,甚至可以容人爬身進入。

在博物館新館「鍊銅有方」展廳裡,一件特殊的「國寶」引人駐足:看來只是黃泥築起的一座土爐灶,卻凝聚著古代礦冶工匠們的智慧。熊熊爐火中,礦石熔煉為銅錠,成為青銅器鑄造的主要原料。這是銅綠山遺址發掘的六號鍊銅竪爐。保存完好的六號竪爐,復原高度為一點六公尺,爐缸為橢圓形,缸底有「火溝」(防潮溝),爐缸前設有「金門」(排渣、出銅口),爐缸兩側有「鼓風口」,整體上已經基本符合現代鼓風爐的構造。

春秋早期就發明和使用鼓風爐鍊銅,這不僅在中國是首次發現,在世界冶金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

冶銅工藝世界前列

銅綠山堪稱兩千多年前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已故湖北省博物館原館長譚維四曾指出:銅綠山古銅礦遺址就是一部立體式的冶金史百科全書。他說:「當人類歷史進入青銅時代後,銅礦的開採、銅的冶煉、青銅器鑄造的水平,是其社會生產與科學技術發展程度的重要標誌,銅綠山古銅礦的考古發掘表明,其採礦、冶銅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處於當時世界的前列。」

新華社港台部供稿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