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子互梳羽毛 奪奧杜邦攝影獎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格茨曼透過影像張力,顯現動物在世界的重要性。圖/取自FB@Liron Gertsman Photography
年僅23歲的格茨曼,致力於記錄鳥類生態之美。圖/取自FB@Liron Gertsman Photography
這幅鴿子溫柔互梳羽毛的照片,獲得2023年奧杜邦攝影首獎。圖/取自FB@Liron Gertsman Photography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作為一位野生動物攝影師,格茨曼(Liron Gertsman)贏得二○二三年奧杜邦(Audubon)攝影首獎,毫無疑問是最亮眼的時刻。來自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的他,一直對奧杜邦學會懷有極高敬意,因此,當作品贏得最高榮譽的那一刻,對格茨曼來說有種超現實的自豪和成就感。

年僅二十三歲的格茨曼擁有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學學位,使他能巧妙地捕捉動物棲息地、行為和魅力的影像,特別是鳥類;格茨曼的照片真實地表達生態系統,展現他對生物和攝影的熱愛。

透過鳥類叫聲

就能察覺線索

有天清晨,格茨曼看到一對鴿子正溫柔地互梳羽毛,深受這深情時刻吸引,他巧妙地利用相機的特性,點亮主體的同時使背景漆黑,並微調拍攝角度,讓鴿子的紫、藍色羽毛以及牠們橙色的眼睛更為醒目,這張充分展現光影和鳥類自然行為的影像,最後榮獲為提倡自然保育、展現鳥類生態之美的奧杜邦攝影獎。

格茨曼對鳥類叫聲有特別的識別能力,往往在看到鳥之前,就能透過叫聲察覺到牠們,這些叫聲為了解鳥類的行為和位置提供重要的線索,牠可能暴露出自己正劃定領地,或者有掠食者在附近。當格茨曼在戶外漫遊時,他都極度關注周圍鳥類叫聲。

格茨曼五歲就使用父母的傻瓜相機拍攝附近的鳥類照片,由於常常造訪溫哥華充滿綠意的公園,這個兒時愛好逐漸發展成為他的專業,透過攝影作品和從事生態旅遊工作,他建立起客戶群,全心投入野生動物攝影生涯。

當作品開始在全球著名博物館展示時,格茨曼感受到無法用語言描述的欣喜,這凸顯靜態影像作為敘事的關鍵地位,可與影片、文字及新聞報導相輔相成。

社媒廣泛分享

影響能量更大

他堅信,一張照片有可能影響上百萬人,尤其是在社交媒體的廣泛傳播下,這些被大範圍分享的影像能在觀眾心中激發對大自然的敬意,甚至可能鼓勵他們採取行動,對環境和地球產生積極影響。

身為野生動物攝影準則的擁護者,格茨曼強調在拍攝過程中,必須尊重並避免打擾動物,他的堅持源自於對維護大自然的熱忱與努力。

格茨曼因深入了解氣候變遷和棲息地退化等問題,而對野生動物攝影產生更深的情感,他認為吸引人的視覺震撼,可以激發人們對自然的敬畏,進而推動環保行動。

他期待未來能向新聞攝影方向發展,並希望透過影像張力,提高人們對野生動物和環境議題的意識。格茨曼還計畫組織攝影研討會、領導野生動物攝影之旅,並推出教育性項目,來顯現這些非凡動物在世界的重要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