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詩偈(6)-1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0觀看次
潭柘寺位於北京門頭溝區潭柘山山腰,始建於西晉年間(265-420),當時稱嘉福寺,是北京市最早的一座寺廟。潭柘的名字源於寺後有龍潭,山上有柘樹,民間曾有「先有潭柘寺,後有北京城」(或「先有潭柘,後有幽州」)之說。圖/資料照片
快皈投佛陀座下  二之一 


春風桃花凋謝時候,
細雨珠淚汪汪!
杜鵑啼著世事興亡,
河沙有情恨正長!
往昔嬌容而今皺黃,
血淚染羅紗,
長嘆我人死死生生,
百年後誰是自家?
郊外細雨紛紛!
哀情動心傷!
我們要求生命久長,
快皈投佛陀座下。
──民國‧星雲


三寶的功用
文/星雲大師


一般人學佛,要經過「皈依三寶」,才算是真正的佛教徒。「三寶」是佛教的信仰中心,一般社會人士對「佛法僧」三寶不容易了解,茲以「喻」釋「義」,解說如下:
一、佛如光:光有照耀、溫暖、成熟的功能。佛的光也是一樣,佛光能照耀眾生迷濛的心靈,能給炎涼的世間帶來溫暖,並能成熟我們的未來,所以佛如光,佛光普照。
二、法如水:水有生長、解渴、洗滌的功能。法的水也是一樣,法水能滋長我們的慧命,能解除心靈的飢渴,能洗滌無始的罪業,所以法如水,法水長流。
三、僧如田:田有開發、種植、培福的功能。僧伽的福田也是一樣,可以幫助我們開發內心的清淨自性,能讓我們種植功德,提供我們培福的良因,所以僧如田, 僧田要耕種。
既然用光、水、田來比喻佛、法、僧,那麼我們進一步要知道:
皈依佛,就好像在我們的心中建設了一間電力公司;皈依法,就如同在我們的心裡營建了一座自來水廠;皈依僧,就譬如在我們的心底開發了一畝良田土地。所以皈依佛法僧三寶,就是點亮我們的心靈燈光,就是儲蓄我們的甘露法水,就是長養我們的菩提花果。
其實,皈依三寶,佛不要我們皈依,法也不要我們皈依,僧也不要我們皈依;我們要皈依的,還是自己。我們要借助「常住三寶」,開發我們內在的「自性三寶」。如果能自覺皈依佛「我就是佛」,則佛陀功德廣被,神通妙用 。我能如佛一樣,慈悲應世,給予世人的照顧、依靠,則當下自己不就是佛陀了嗎?
皈依法,法理通於做人處世,有方法則事半功倍,人怎可沒有「法」呢?皈依僧,僧如師長的教導,如善知識的開示,如一方的良田,供我們生長功德,何不培植呢?
皈依三寶,三寶雖有「佛法僧」三者,但以「法」為中心。佛是「依法成佛」,僧也是「以法攝僧」,如無「法」,世上即無「佛」與「僧」。所以「法性」是每個人的本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這才是皈依三寶的真正意義。
吾人在五趣六道裡輪迴,生死流轉不已,找不到依靠,如今能夠皈依三寶,以三寶為舟航,以三寶為手杖,以三寶為燈光,以三寶為目標;人人皈依三寶,人人就是三寶的中流砥柱,豈不幸哉!


──摘自《人間萬事》第十二冊 p.27






【生活佛法】


在有限的人生中,如何利用時空?


佛教裡有一句話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宇宙是現象世界的時空,法界是心靈世界的時空。意思是說:會運用時空的人,他的時間是心靈精神的時間,是往古來今縱心自由,禪機禪用無限的。相反的,不會運用時空的人,他的時間只是鐘錶刻度的時間,受鐘錶指針的支配,一小時不會多,一分鐘不會少,渾噩而有限;他的空間只是地域里程的空間,受尺寸指標的侷限,一公里不會增,一公尺不會減,狹隘而有限。
聰明的人懂得恰當利用時間空間,活得順心適意;不聰明的人只會被時間空間支配得團團轉,奔波忙碌不已。一智一愚,高下立見。
《呂氏春秋》裡有一則「刻舟求劍」的寓言,很能說明這種昧於時空的情形: 
楚國有一個人乘船渡江,船行到江心的時候,他的佩劍不小心掉到江水裡,別人勸他趕快下水撈取,他一點都不著急,只用小刀在船舷邊做了個記號,洋洋得意的告訴大家說:「我的劍從這裡掉下水,等船停了再從這裡把劍撈起來就行了,急什麼?」別人告訴他船是不停的行駛,水不停的流動,掉下去的劍不可能一直跟著船走,時間一過,空間一變,就拿不回來了。他不相信,等船靠了岸,他就在記號邊打撈,當然是拿不到的,因為時空不對了。 
貪愛愚痴的人,永遠不懂得利用時空,甚至錯過了時空,只有懂得利他利眾的人,才能把握無限時空。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系列》第二冊,〈佛教的時空觀〉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