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支共用平台 10月24日上路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7觀看次
民眾可選擇的支付工具愈來愈多,政府希望打造國家級支付碼「TW QR Code」讓民眾支付更便捷,但業者興趣缺缺。圖/曾學仁
【本報台北訊】眾所矚目的TW QR Code(電子支付跨機構共用平台)即將在10月24日由金管會、財金公司、台灣行動支付號召電支業者、銀行業正式舉行啟用記者會,但知情人士透露,包括街口支付、全支付兩大電支業者在第一階段暫不上線,據側面了解,未來TW QR Code想「打通關」,得面臨兩大挑戰。

目前已知街口支付、全支付、悠遊付第1階段暫不加入,悠遊付主要因為忙於推動TPass延後參加,街口支付和全支付已向金管會和財金公司表示,系統介接在作業時程來不及第一階段參加,會參加的電子支付包括有:一卡通、全盈支付、歐付寶、橘子支付等業者。

街口、全支付 第2階段再上線

倘若以第一階段的特店參與規模,台灣行動支付透過八大公股行庫向外推展特店,約有20萬家特約店,再加上全盈付約超過11萬家特店,以及一卡通、歐付寶、橘子付等特店約50萬家左右。

但街口支付和全支付的特店規模各約30萬家、20萬家,悠遊付約有15萬家,合計超過65萬家,儘管街口支付和全支付目前都向金管會表示,會等第二階段再上線。

據業界人士指出,未來TW QR Code共通掃碼要能「打通關」,還有2大考驗。

這2大問題包括:1.第一階段TW QR Code只有開放主掃(店家的QR Code由消費者來掃碼),沒有被掃(消費者的QR Code被店家掃碼)的規格。硬要相容,既麻煩、難度也高。

2.即使電支業者系統完成介接,特約店是否願意仍是大問題。很多電支業者旗下特約店因改成TW QR Code後,還要再另添購設備改裝系統,增加成本開銷。

多家銀行及電支業者認為,未來TW QR Code重點應放在如何讓尚未有掃碼支付的店家,能接受掃碼支付,而不是要可掃碼支付的特店去改規格,增加店家負擔。

第3方支付 2招避升級電支業

此外,多家老早就應該成為電子支付業者的第三方支付業者,為何到現在還遲遲沒有「變身」?據電支業知情人士透露,最主要是運用《公司法》、《電子支付法規》給予空間,讓業者可採取「兩大撇步」,可以「延後變身」。

據了解,line pay、奇摩、蝦皮這些擁有龐大使用者的第三方支付業者,並不在參與TW QR Code名單上;對此財金公司表示,目前TW QR Code的參與對象主要以銀行和電子支付業者為主。也因此,上述第三方支付業者,未來旗下特約店,仍繼續延用原本的QR Code掃碼,不會加入TW QR Code。

多家電支業者不約而同私下表示,包括line pay、奇摩、蝦皮等第三方支付業者日均交易餘額應已到20億水準,卻遲遲不願更上一層樓晉身為電支業者,是因有部分業者嘗試在現行法規中找空間:一種是當每日平均代收代付額度逼近20億時,就加快將貨款付給店家的速度,另一種則是直接成立另一家公司,來分散每日代收代付額度。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