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北韓核武政策入憲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據九月二十八日北韓官媒朝中社的報導,北韓國會最高人民會議日前通過將國家核武政策納入《憲法》條文,未來將繼續推動核子武器的發展升級。對此,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最高人民會議中表示:「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構核武政策已永久列為國家基本法,任何人都不得以任何方式藐視。」

北韓核武入憲的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周邊國家的嚴重關切。南韓表示,韓美日未來將針對此事壓倒性應對,祭出制裁措施。南韓統一部指出,北韓核武政策入憲一事,顯示北韓將永久持有核子武器,不會放棄核武。

日本當局也強烈反對北韓核武政策入憲之舉。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指出,北韓發展核武,威脅到日本以及國際社會的安全,日本將和美國、南韓等國家合作,執行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落實北韓全面的無核化。

北韓核武政策入憲一事,清楚表明北韓企圖永久擁有核子武器,並擴張核武軍備,沒有妥協及談判的計畫。北韓曾經於二○○六年及二○一七年進行核子武器試驗,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全球唯一公開實施核子試驗的國家。由此觀之,北韓發展核武的意圖早已昭然若揭。

北韓核武政策入憲之後,全球新冷戰格局的主線可以分為三個部分來說明。第一條主線是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所形成的北約組織與俄羅斯的衝突升級。

第二條主線是中國大陸的戰狼外交與美國印太戰略的對峙升級。「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原係由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二○一六年提出,隨後被美國、日本、印度、澳洲等國領導人所認同,並發展成為「美國印太戰略」。

美國總統拜登於二○二一年九月四方安全對話領袖峰會上指出:「在未來數十年間,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是否能延續與繁榮,關係著我們每個國家,甚至是全世界的未來。」因此,美國印太戰略將聚焦該區域的每一個角落,從東北亞、東南亞,到南亞、大洋洲以及太平洋諸島,以應對來自中國的威脅。

新冷戰的第三條主線則是北韓發展核武、導彈與美日韓三國同盟之間的對立升級。這表示朝鮮半島的緊張情勢相較於海峽兩岸的衝突,實有過之而無不及。

日前侯友宜出訪美國時表示,台灣是最危險的國家,美國智庫隨即表達不同看法,認為南韓不斷遭受北韓的飛彈威脅,比海峽兩岸更危險,且烏克蘭遭受俄羅斯入侵,也比台灣更危險。

上述的新冷戰趨勢,攸關台灣的安全與繁榮至鉅,政府與民間必須嚴肅因應。首先,俄羅斯、中國大陸以及北韓均為核武大國,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估計,俄羅斯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國家,擁有近六千枚的核彈頭,北韓擁有二十枚核彈頭,並具有可以生產約五十枚核彈頭的材料。中國大陸則持有三百五十枚核彈頭。另據美國國防部的猜測,中國大陸有可能於二○二七年擁有七百枚核彈頭,並於二○三○年增加到一千枚核彈頭。

台灣地處核武大國的周邊,如何建構自我防衛能力,如何不主動挑釁,並與對岸建立互信與溝通,如何在印太戰略之下尋求更多的商機,以及如何運用台灣戰略位置的優越性,謀求台灣自身的利益與繁榮,乃是我國政府必須妥善規畫並積極因應的首要課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