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能源政策與缺電危機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26觀看次
社論

台灣是否有缺電危機?民進黨以反核為前提的能源政策是否有更張必要?這兩大問題反覆爭辯,每當選舉期間更是爭訟不休。目前朝野政黨總統參選人所提能源政策截然不同,孰是孰非已成爭論焦點。

國民黨的侯友宜贊同核電,他宣告第一任期內將完成核一、核二、核三檢查檢修工作,安全延役;也將成立「核四總體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安全無虞下,推動核四安全重啟。秉持民進黨反核立場的賴清德,所提能源政策鬆口不排除運用核能,卻又設下「未來新技術如果有辦法解決核能安全及核廢料問題」的先決條件,顯然仍無意放行核電。

蔡英文執政堅持二○二五非核家園政策,但兌現機會不大,而且留下諸多棘手難解問題。首當其衝的是安全問題,非核家園政策中,天然氣占比高達百分之五十,但台灣面臨戰爭風險,去年俄烏戰爭引發全球天然氣價格爆漲,而且面臨斷供問題,讓歐洲以及日本、南韓等國家地區主動或被動重新擁抱核能,形成新一波核能復興。

台灣能源百分之九十九仰賴進口,天然氣的安全存量僅十一天,天然氣發電占比這麼高,而安全存量天數這麼短,加上天然氣接收站的負載率高達百分之一百一十八,將近國際正常水準百分之六十的兩倍,這樣的電力供應潛伏重大風險。

其次是成本問題,根據中央大學研究,台電氣電成本每度高達五點三元,高於平均每度三點○二元電價,實質上是賠錢賣電。截至今年八月底,台電發電成本較二○二一年增加百分之六十三點四;台電累計虧損已逾四千億元,再不大幅調整電價,將難逃破產命運。

燃煤發電,已經成為台灣核電比例降低的重要補充,但其所造成的空氣汙染與高碳發電的問題極其嚴重。低碳甚至零碳,已成為國際供應鏈的要求,高碳發電的能源政策,將成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最大殺手。資料顯示,台灣電力清潔能源占比僅百分之十六點四,全球排名第一百三十五名,未來出口一定會遭遇極大的成本疊加挑戰。

能源政策問題與缺電危機必須嚴肅面對。蔡英文總統在今年國慶文告中,細數政績,關於能源轉型現況,簡單提到能源供應、綠電進展及二○五○淨零,並強調能源轉型只能快、不能慢。然而,政府能源轉型進程卻是綠電發展緩慢而且短缺,根本不足以讓能源轉型而符應現實需求。

其實當前的電力備轉容量率仍然偏低,去年四月二十七日最低曾降至百分之二,今年七月二十一日最低也曾來到百分之三,都是屬於「供電警戒」的狀態。

二○二一年五月至二○二二年三月之間發生三次全國性大停電,肇因與備轉容量率過低有關。政府卻口口聲聲說台灣不缺電,實在是粉飾太平,不能有效應對核電比例降低後的供電緊張趨勢。

蔡總統執政以來增加的發電機組明顯不足實際需求。根據經濟部出版的《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公、民營電廠於二○一六至二○二三年新增十一部燃煤與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為八百二十八點三萬瓩,除役機組則達十五部,總裝置容量為七百八十五點六萬瓩。換言之,蔡政府在八年內僅擴增四十二點七萬瓩的供電能力,相當於三十二億度的年發電量,明顯無法滿足用電成長需求。這正是台灣面臨缺電危機的一大緣由。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