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經典文學】(38)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80觀看次
大陸重慶寶頂山大足石刻。圖/佛光山提供
陋室銘(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

陋室銘(上)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唐.劉禹錫

【作者】
劉禹錫(772~842),河南洛陽人,字夢得,祖先來自北方,自言出於中山(今河北定州)。唐朝著名詩人,中唐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元稹等名家皆為一時之俊秀,尤以詩歌著名,白居易與他多有詩歌唱和,推崇他為「詩豪」,二人合稱「劉白」。劉禹錫熱愛生活,關注民生,這些特點都體現在他的政治主張和文學作品中。因曾任太子賓客,亦有人稱劉賓客,晚年加授檢校禮部尚書、秘書監等職,又稱祕書劉尚書。

【賞析】
對一個有德的君子而言,最重要的事莫過於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人格,至於物質享受,能維持基本的生活需要就夠了,他不會在這方面有過多的欲望和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一定要高聳入雲,只要有仙人居住自然會出名;水也不一定要深不可測,只要有蛟龍潛藏就能顯現靈氣。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只是一間簡陋的房室,卻因為我的德行而使它聲名遠播。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蒼綠的青苔爬上石階,青翠的草色映入門簾。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陋室裡談笑的,都是學問淵博之士,來來往往沒有不學無術、世俗之人。

【修行問題】
在家佛弟子如何規畫生涯?

第一個階段,重視信仰的增進,如:聽聞正法,布施結緣,參與共修,義工服務等。
第二個階段,重視慧解的加強,如:研讀高僧傳記、佛教歷史、宗派專書等,深入經藏,以法樂自娛。
第三個階段,重視修持的內涵,如:自我的修行:念佛、禪坐、誦經、拜佛等。大眾的修行:為教奉獻財物、勞力、智慧等。能夠明瞭修持的內涵所在,肯定參與教團的活動,即是修持。
第四個階段,為輔助教團弘化的階段,把經驗傳承給後人,協助教團的發展。第五個階段是學習出家的生活,受持齋戒,離俗世家,閱讀經藏,著書立說,破邪顯正,講說佛法,協助教化的工作。
佛教徒的生涯規畫,以自利利他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惱、知慚愧為內學,莊嚴成熟美好的佛國淨土。

──節錄自《佛光教科書(九)佛教問題探討》〈生活〉

貧窮與富有
文/星雲大師

「貧窮」和「富有」是兩個相互對待的身分名詞,在一般人的認知裡,貧窮的人不是富有,富有的人也不是貧窮。其實不然,世間上貧窮的富者,富有的窮人,比比皆是。
顏回居陋巷,一簞食、一瓢飲,而內心充滿安樂,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大迦葉尊者,居住塚間,山崖水邊,日中一食,衣以外別無長物,而其解脫自在的心胸,你能說他是一個窮者嗎?反觀今之居高樓、坐汽車、僮僕盈門,但每天為金錢周轉、為股票漲跌而愁眉不展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那些擁資千萬,家有良田萬頃,但卻慳吝不捨,時時覺得自己不夠的人,你能說他是富有的嗎?所以富者不是真富,窮者不是真窮,貧富之間不可以從金錢物質上去衡量。
世間上有的人雖不能日進斗金,卻樂於社會公益,樂善好施,他不就是一個精神上的大富長者嗎?但也有一些人每天只想貪圖別人的利益,凡有所得,總想占為己有,這樣的人即使擁有再多的財富,不也是心靈貧乏的窮者嗎?
其實,在佛教看來,世間上並沒有窮人。有時間的人,用時間去幫助別人,他不就是時間的富者嗎?他善於言詞,用語言來讚美鼓勵別人,他不就是一個語言的富者嗎?他用微笑、歡喜、禮敬待人,他不就是一個內心充實的富者嗎?他用力氣幫助別人,服務他人,這不也是有力的富者嗎?所以,貪心不足永遠是貧窮的人,樂於助人則永遠都是富貴的人。
說到財富,不能只看一時的財富,要看永生的財富;不要看一人的財富,要看共有的財富;不要看聚斂的財富,要看活用的財富;也不要看形相上的財富,而要看內心無形的財富。一個人擁有智慧、慈悲、信仰、歡喜、滿足、慚愧等,這些都是我人的財富也。《金剛經》云:若人以四句偈與人廣結法緣,即勝過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布施。所以,富者與窮者應作如是觀!

──摘自《迷悟之間》第一冊 p.169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