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再來聊聊光輝十月

THE MERIT TIMES
文/王文隆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文/王文隆

過完了國慶連假,今年行事曆上的連假就沒有了,下一回的連續假期得盼到明年的元旦了。在二○○○年之前,每年的十月,可是有著國慶日、台灣光復節與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三個法定假日,是個能放上好幾天假的月分;因為都是帶有政治意味的節日,也被稱為「光輝十月」。

事實上,這三個假日出現的時間並不一致。

最早被列為國定假日的是國慶日,制定時間在一九一二年,亦即民國元年。由參議會決議,交由當時的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於九月二十九日頒布命令:「參議院議決國慶紀念日案。茲公布之。此令。武昌起義之日。即陽曆十月十日。為國慶日。應舉行之事如左:一放假休息、二懸旗結綵、三大閱、四追祭、五賞功、六停刑、七卹貧、八宴會。」

此舉一改清帝國沒有國慶日,僅有因「朕即國家」,以當朝皇帝生辰舉辦慶典的情況。畢竟民國已建,主權在民,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中華民國是民主共和國,她的生日一如其他共和國,全國放假一日慶祝。而十月十日如以國字書寫,連接起來就成為「十十」,因此也被稱為「雙十節」。這一個節日,隨著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也被帶到了台灣。

台灣光復節,則是出於民國與台灣產生連結的一日。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台灣地區受降典禮於上午十點在台北公會堂(今台北中山堂)舉行。日方代表為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中方則派陳儀代表盟軍受降。同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正式運作,機關處所設於原台北市役所(行政院現址),由陳儀擔任行政長官。

翌年十月十八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頒布行政命令,明訂十月二十五日受降典禮當天為台灣光復節,省內各機關學校休息一天以資慶祝。這本是一個僅限於台灣省的假期,然因中華民國政府實際控制的區域基本以台澎為主,這節日也就成為國人共有的記憶。

最後出現的是先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這是在一九七五年蔣中正總統辭世後才創立的。蔣中正於一九七五年四月五日辭世後,同年五月十四日,中國國民黨中常會通過〈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其中第一項,將蔣中正生日與去世之日都定為國定假日。次日,行政院院會通過此辦法,並規定舉行紀念儀式。

至此,三個法定假日齊聚十月,使得十月幾乎成為國人僅次於春節最喜愛的月分,因為假日多。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國內外旅遊需求大增,民眾選擇在秋高氣爽時節的連假出遊,也締造了不少商機。

到了一九九○年代,國內興起「是否跟進國外先進國家採行周休二日」的討論,為了避免假日過多,衝擊實業生產,勞委會建請刪去部分紀念日的放假規定,改採「只紀念不放假」的方式,但遲遲未果。一九九一年,春節假期改為五日,一九九七年,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成為國定假日後,人事行政局復提出刪減部分紀念日放假的計畫,但都沒有成功。

直到二○○○年政黨輪替之後,考試院院會通過行政院函送的〈公務人員周休二日實施辦法〉,自公務員實行周休二日後,革命先烈紀念日(青年節)、婦幼節、國父誕辰紀念日、孔子誕辰日、台灣光復節、總統蔣公誕辰紀念日、行憲紀念日,都是只紀念不放假,成為我們今日熟悉的行事曆,也使得「光輝十月」因假期減少而黯淡不少。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