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無價】施比受更有福

THE MERIT TIMES
文/盛宜俊
字級
收藏文章
24觀看次
文/盛宜俊

有位男文友,因閱讀過我某篇刊載於報社的文章而結識。他是位作家,曾出版過幾本暢銷書,文章也散見於各報章雜誌,在藝文界還算頗有名氣。

幾年前,他在報上發表一篇散文,內容提及在其父親離世前,父子倆最後相處的那段珍貴回憶。他說,雖曾怨恨過年輕時不負責任的父親,讓他們母子三人艱困度日多年,但面對罹患重病的老父,他卻在床榻前親餵湯藥、暖心安撫。而原本情感疏離的兩人,也在朝夕相處的那段時日,重新建立起濃密的親情。通篇情真意切,內容真摯感人,讀完後令人不勝唏噓。

令他意外的是,父親臨終前,居然留了一塊土地讓他繼承。那塊土地價值數千萬元,一夕之間,他儼然成為了人人羨慕的暴發戶。然而他卻把土地變賣掉,將所得以父親的名義,捐獻給國內好幾家愛心慈善基金會,沒給自己留下分毫。

我知道他向來日子過得簡樸,物慾不多。平日就在租來的農地種菜,自給自足,閒暇時寫寫文章,潛心學佛。或許是清心寡慾慣了,面對突然得來的財富,才能不被誘惑,去做他自認對的事。

面對我的探詢,他解釋說,自己無妻無子孑然一生,老母也有穩定收入,足夠安度晚年,這讓他無後顧之憂。並認為社會上有太多的弱勢族群,生活過得比他還要艱困,他只是把那些人當成自己的長輩、子女,如今有能力幫助更多的人,這讓他心裡感到很快樂,這種快樂是無法以財富的多寡來衡量的。

他的善行令我相當敬佩。我和一般人一樣,偶爾會捐獻些善款給慈善團體,但只當作隨手做好事,未曾細思過受贈的對象,以及關心過捐款的流向。該位文友年輕時從事過許多社會底層工作,接觸過很多不幸的人,所以在能力所及之處,他常常捐款,也深諳捐款的用途所在。這筆龐大的遺產,讓他得以完成更多的心願,救助更多需要救助的人。

常言道:「施比受更有福」。當我們有能力給予別人幫助時,除了代表自己在金錢上比受助者有餘裕外,更代表自己在心靈上比一般人更富有。而愛心的富有必是源源不絕的,除了帶給自己快樂,也讓社會變得更祥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