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星雲大師

THE MERIT TIMES
文/狄其安(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22觀看次
文/狄其安(上海大學音樂學院教授)

驚聞佛光山開山宗長──敬愛的星雲大師於2月5日捨壽圓寂,本人深感悲痛,得此消息久久緩不過氣。2月6日上午即赴上海星雲文教館悼念大師,眼望著廳堂中星雲大師的照片,心潮難已。

星雲大師是一位難以遇見的偉人,他是人間佛教的理論家與實踐者,他宣導的人間佛教是建立在他的理論思想與實踐活動中,因此是一個全方位的完整體系。

星雲大師非常熟悉佛教經典,他宣導的人間佛教體系,是佛陀思想在人間的體現。星雲大師的偉大展現在各個方面,他善用各種方便弘揚佛教,把佛教的慈悲喜捨精神直接傳遞給民眾。

大師是偉大的佛學家

他精通熟悉佛教經典,一生中無數次的講經說法,把佛陀的教法,以大眾普遍能接受的通俗語言準確無誤地傳達出來,受到佛教信眾的愛戴。他在全球創辦了300多所道場,這些道場利益了無數信眾。

星雲大師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視教育,與教育結下深深的情緣。四○年代末,他在江蘇宜興大覺寺期間還擔任了白塔小學的校長,親自擔任國語課程的教學。

他領導的佛光山共建立了5所大學,這些大學培養眾多的佛教人才,以及其他各種專業人才。

大師是偉大的藝術家

大師精通文學、書法、音樂、建築等藝術形式,他把藝術用於弘法,這在世界佛教領域中也是難遇的。他在《人間佛教佛陀本懷》一書中說「從東漢到現在,佛教在中國歷經二千多年的流傳,從傳入、融和到本土化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學、語言、藝術、音樂、建築等面向的影響深遠,並且進一步弘揚至韓國、日本、越南等國家,成為東亞文明的基石。」 縱覽星雲大師弘法歷程,各種藝術形式都被他用於弘法,他創作的詩偈篇幅短小,既可以誦讀,又可以譜曲演唱,很多善信都通過他的詩偈瞭解佛法的真諦。

他創作的「佛光菜根譚」,把佛教義理化成語錄,如同古寺中的絕句,哲理深刻,而且通俗易懂。星雲大師懂得音樂,上世紀的四○年代末,大師初到台灣,在艱巨的環境中組織和動員音樂家創作新的佛歌,並且組織青年歌詠隊。星雲大師的音樂弘法所取得的功績是巨大的,很多他作詞的佛曲至今一直在海峽兩岸傳唱。

星雲大師精通書法藝術,他多次舉辦書法展,看過大師書法的人都稱讚他字體雄健豪邁、勁逸奔放。然而晚年由於糖尿病所致,在眼睛看不見的情況下,自創出獨特的「一筆字」書法,即一筆下去用心測算字的距離,落筆後須一筆而成,他的一筆字得到專業人士的讚賞。

大師是偉大的慈善家

在他弘法的一生中創辦醫院、學校,成立慈悲基金會,使無數民眾受益,讓民眾深深感受到佛教的仁愛,實實在在的把佛陀的慈悲思想貫徹在實際的弘法實踐中。每當全世界各國家地域遇到自然災害,佛光山總是在第一時間賑助救援物資,受災人群得以在即時獲得溫暖。

星雲大師和善可親,他對每一個人,不管是名人還是民眾,他都是如此。本人從事記錄與研究佛教梵唄的工作已近20年,這期間曾多次赴佛光山參加會議,有了親近大師的機會,每一次與他見面,都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記得2015年,我要離開佛光山時,突然接到通知「星雲大師要來送行」,當看到大師在雲居樓下等候大家,頓時令我感動得流淚。

2017年,大師大病初癒,他依然想到參加會議的學者,儘管他身體在恢復中,但幾次到達會場看望大家,全體參會者都起立致敬。非常有幸的是會議最後一天早晨,大師來為大家送行,在妙凡法師的提議下我為大師唱了一段〈楊枝淨水讚〉,大師聽後伸出拇指表示肯定,這個場景一直留在我的記憶中。星雲大師雖然圓寂了,但是他的法身無處不在,以後的日子,處處都會有他的身影。撰寫這篇短文,是為緬懷我崇敬的星雲大師,永遠的大師!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