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人文學科發展失衡的危機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19觀看次
社論

日前在立法院有學者舉辦了一場「蔡英文政府教育政策總體檢」的記者會,議題是針對一○八課綱有關國文教育去古文的問題。學者們認為蔡政府為遂行「去中化」的政治目的,在課綱的國文課程中大量縮減古文,導致現在學子的國文程度低劣。這當然會影響到人文學科的發展,近日就有幾所大學傳出要停招中文系的傳言,顯示問題已經呈現。 

媒體報導,世新大學將停招中文系,真理大學也傳出要跟進,顯示近年來人文學科發展失衡的危機。中文系停招的現象並非單一事件,亦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以來教育政策不重視的結果。

或許有人會歸咎於就業市場的自然淘汰,或是科技網路時代的發達,人文學科自然不受重視,中文尤其是古文更是落伍的工具,完全跟不上時代,當然要被淘汰。 

確實,在就業市場上,科技領域一枝獨秀,台灣近年來的經濟發展也幾乎是靠高科技業獨木支撐,其他各行各業尤其是服務業、旅遊餐飲業、出版業在疫情重擊之下,倒的倒、關的關,薪資更都是二十年不漲。在這樣的就業市場條件下,人文學科領域當然找不到出路。

網路時代崛起之後,聲光影像幾乎取代了語言文字,現在互聯網上最流行的都是影音視頻,不論是tiktok、youtube還是instagram,幾乎都是影音檔,即使是以長輩最常使用的FB,也多半要加上照片才能吸引目光,長篇大論幾乎沒人會瀏覽。這是網路世代的溝通工具,語文被淘汰是必然趨勢。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文系可能少有人要念,學校就是不停招也招不到學生。雖然有些學校在課程規畫上盡量做跨領域、實務化的設計,例如元智大學規定中文系必修數位程式AI、東海大學跨界戲曲、淡江大學首創「E筆書法」,讓學生能夠與科技實務結合,進入社會後不致脫節。但是只要掛上文史哲科系畢業,在就業市場上就是弱勢,學校規畫再多的實務課程也是徒然。 

有學者呼籲一○八課綱要重視古文教育,這當然是根本,但是教育部之所以減少古文課程,也是著眼於時代潮流。

文言文是銜接傳統文化很重要的門徑,讀不懂古文如何能理解中華文化的思想和人文精神?但是文言文在科技領域裡完全不實用,兩者間要如何平衡?這的確是兩難。也因此,教育部長潘文忠也只能乾喊兩聲,有注意到人文學科領域失衡的問題,但卻提不出解決辦法。 

其實,文言文本身就是中華文化很重要的資產,讀通文言文才能與傳統文化接軌,才能知道中華文化中諸子百家的思想精神,尤其是早期易經和老莊哲學,這些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拋棄了這些,還談什麼人生價值和人生意義? 

根本之圖當然是教育政策必須重視這些珍貴的資產,在中小學時就讓學生多接觸古文,培養人文精神,大學中的人文學科除了重視與現代潮流趨勢的結合外,政府也要為他們創造就業的環境,例如對文化產業的重視和培育。

這些問題的產生歸根究柢是因為「去中化」的後果,顯然可知若政治意識形態不改變,中華文化在台灣就只有日漸沒落的命運。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