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THE MERIT TIMES
整理/黃朵而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儘管因罹患小兒麻痺導致腿部肌肉萎縮,但鄧和成從沒有放棄籃球夢,20多歲成為輪椅籃球國手,今年也代表中華出征亞帕運;平時他則是復康巴士司機,幫助其他行動不便的身障朋友,將籃球場上那股熱血擴展至生活。鄧和成表示:

「不要只待在家裡等著接受幫助,其實只要走出來,身障者能做很多事。」

02

徐超斌是台東達仁鄉土坂部落排灣族人,2002年,當年35歲的他回到家鄉達仁鄉衛生所服務,4年後因過勞而中風,沒想到痊癒後,50多歲又罹患鼻咽癌;經歷兩場大病,他每次康復就會盡快重返崗位,全力照顧台東民眾的健康。徐超斌常以自身經歷鼓勵病人:

「我中過風、得過癌症,還是活得好好的,你一定沒問題。」

03

賴妤甄擁有15年的特教經歷,本身有聽力障礙的她,原本還能透過助聽器輔助聽取聲音,卻在6年前失去殘餘的聽力,陷入完全無聲的世界;但她持續投入教學,將這份勇氣和堅毅傳遞給學生,今年獲頒「大愛菁師獎」。賴妤甄分享:

「特殊教育不只有愛與陪伴,我希望透過個別化教育方法和訓練,帶給學生生活的力量、幫助學生獨立。」

04

英國溫室劇院(The Greenhouse Theatre)總監薩維奇(Oli Savage)從回收廠收購木材、利用廢棄鋼架等,建造英國第一家「零廢棄劇院」;該劇院除了搬演與環境、環保及自然相關的故事,也常舉辦表演工作坊、手作課程等,散播環保觀念。薩維奇認為:

「談到氣候變遷與環境問題,往往伴隨令人生畏的數據及科學,但溫室劇院希望運用故事讓人們得以感同身受。」

05

為了喚起大眾對瀕危動物的憐憫之心,英國皇家攝影學會名譽研究員弗拉赫(Tim Flach)花2年半走遍全球進行拍攝,耗費6個月整理照片,集結成《瀕臨滅絕》(Endangered)一書,展現瀕危動物的美麗樣貌。弗拉赫說:

「作為攝影家,我能做的是透過擬人化的肖像作品讓觀眾省思,如果再不保護地球,瀕臨滅絕的會是人類本身。」

06

羽球國手李洋曾因無法升上甲組、決定讀企業管理系不再打球,同年卻在排名賽過關斬將,領到甲組門票,還被球團簽下;他秉持「盡力而為」的心態,白天練球、晚上修夜間部課程,2021年不只與王齊麟拿下奧運羽球男雙金牌,還拿到碩士學位。李洋說:

「我不是要證明給人家看我多厲害,只是想告訴自己,有嘗試就有機會,如果連嘗試都不敢,就不要騙人說我盡力了。」

07

5年前,新光醫院不孕症中心前主任林禹宏罹患血癌,接受幹細胞移植後4個月,他就回到診間,沒想到兩年後肺臟卻出現排斥症狀,去年接受單側肺臟移植;兩度與死神擦身而過的他,時常分享自己的經歷,鼓勵處於低潮的病友,林禹宏表示:

「不是因為看見希望才堅持,是因為堅持才看見希望。」

08

吳明珠是中國大陸的「甜瓜女王」,1956年她放棄在北京工作的機會,主動調往新疆從事瓜果良種培育工作,培育超過30個哈密瓜、西瓜、甜瓜良種;2017年,87歲的她因為罹患阿茲海默症而退休,即便常忘記家人、走失,但提起西瓜她依然如數家珍。吳明珠曾說:

「我的人生就是想多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大眾。」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