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運輸全電動 大陸15城市先開拔

THE MERIT TIMES
編譯/潘楠慕
字級
收藏文章
54觀看次
深圳公車已全面電動化。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比亞迪電動車充電裝置。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中國15城市公共領域用車都將電動化。圖為北京公路車流。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深圳公路上的車輛。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深圳純電公車降低行駛的噪音。圖/法新社、美聯社、網路
編譯/潘楠慕

為了推動綠色運輸普及,中國大陸將在全國15個重點城市試辦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其中,被列入試辦地區的深圳,2017年已經率先實施公車100%純電化,不僅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大幅降低都市噪音。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8部門,去年11月發出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通知,選定北京、深圳、重慶、成都、鄭州等15城為試點城市,要建立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模式,為拓展電動車全面市場化和建設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發揮示範作用。

公共領域用車包括公務車、公車、環境衛生事務車輛、計程車、郵務車、物流配送車、機場接駁車、特定場所重型貨車等,推廣數量預計超過60萬輛。充換電基礎設施方面,預計將興建超過70萬台充電樁、7800座換電站。

這項計畫訂出「車輛電動化水平大幅提高」、「充換電服務體系保障有力」和「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3大目標,4大重點任務為提高電動車普及度、促進技術創新和應用、完善充換電基礎設施和健全政策與管理制度。

先行區試點通知並未提到具體時程,但是這項計畫呼應2020年中國國務院提出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當中訂出2035年達成「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的目標。

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政策規劃處負責人趙世佳指出,目前電動車在大陸全國公共領域用車所占比率約10%,與在整體市場滲透率逾30%相比,仍有較大成長空間,公共領域車輛範圍廣、使用率高,對電動車的應用普及,「有較大的帶頭效果」。

根據大陸「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資料,2014年到2022年間,電動公車從3萬7000輛大增到52萬9000輛。深圳是大陸運輸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7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達成公車100%純電動化的城市,隨後推廣到計程車,2020年再成為全國第一個網約車全面採用電動車。

當地最大大眾運輸業者「深圳巴士集團」指出,將深圳電網電力來源有約一半來自火力發電納入考量,公車全面電動化後,一輛公車每年減少19萬4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傳統柴油公車少52%,公車運行產生的噪音,也從柴油車的最高達90分貝,降低到50分貝以下。

以政府的力量擴大推動電動車普及,可望促進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致力提倡電動車的非政府組織「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張永偉指出,這項試辦計畫「不僅可以有效促進節能減碳,還能促進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探索應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說,城市大眾運輸系統的電動化轉型,將可大幅帶動基礎建設快速布局和完善,加快產業升級,提高競爭力。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