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身科學強權 英國產官學動起來

THE MERIT TIMES
編譯/潘楠慕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肯亞一些風電計畫未與當地社區充分溝通,導致興建延誤。圖/美聯社、網路
阿奇拉地熱發電廠獲得居民同意,順利建廠。圖/美聯社、網路
研究人員認為日本有足夠的降雪量可用於發電。圖/美聯社、網路
科學家期盼英國成為科學超級強權。圖/美聯社、網路
新創公司Forte利用游泳池測試以雪發電。圖/美聯社、網路
英國官員希望推動新創公司的科學成就商業化。圖/美聯社、網路
英國希望發展金融以外的軟實力,例如科學。圖/美聯社、網路
編譯/潘楠慕

亨德隆(Ross Hendron)和許多具有雄心壯志的二十多歲年輕人一樣,決心幫助拯救地球。這位牛津大學出身的植物科學家目前已成為新創企業家,成立了「超凡生技科學」(Wild Bioscience)公司,致力研發轉基因小麥作物。在倫敦市郊的實驗室中,亨德隆的研究團隊運用分子生物學和計算生物學識別小麥的基因,以基改技術創造新品種的小麥,在消耗水和養分較少的情況可迅速成熟。亨德隆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農民提供可持續養活全球八十億人的工具。」

超凡生技科學公司是每年從英國學術科學基地湧現的數百家生命科學和生技公司之一,也反映英國政府晉身科學強權的企圖心。

英國財政大臣杭特(Jeremy Hunt)表示,生技產業是英國經濟成長的支柱;科學、研究和創新大臣佛里曼(George Freeman)則說,政府的使命是讓英國成為「科學超級大國」。

英國投資公司「牛津科學企業」(Oxford Science Enterprises)前執行長多曼迪(Alexis Dormandy)則表示,要實現這個目標,除了官員的高調言辭之外,還需要金融、監管方面的配合。

牛津大學醫學教授貝爾爵士(Sir John Bell)曾協助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公司開發新冠疫苗,也曾在二○一七年撰述生命科學產業的戰略,呼籲英國政府支持各項「有如登月般的遠大計畫」,以逐步晉身科學大國。他說:「我們有很多卓越的發明或產品,但多數都處於早期開發階段;重要的是,英國並沒有類似美國波士頓或舊金山那樣的生命科學重鎮。」

貝爾爵士表示,牛津、劍橋和倫敦的所有生技公司,數量上幾乎與波士頓相當,但就市值而言,卻遠遠不如美國的同業。他解釋,小型新創企業要逐步成長為市值十億美元以上的「獨角獸」,需克服多方面的挑戰,也需要長期投資、人才招募和實驗室、學校和住房等硬體基礎設施的支持。然而,英國的新創公司常在初期成長階段,被美國或亞洲的大型企業收購,儼然成了世界各地先進技術的養成跳板。

多曼迪認為,英國政府需採取更多行動以免這種狀況一再上演,並在英國打造科學發展的生態系,避免英國淪為世界各國的平價「技術甜品店」,「這感覺就像一個探礦者在淘到金礦後就放棄了礦區」。

英國官員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在近來的一次內閣會議上,官員開始提出有關科學和創新的戰略。生技產業的人士指出,這項產業與人工智慧(AI)、量子運算等領域不同,但已獲得保守黨的支持,有意協助企業將生技領域的重大突破商業化。葛蘭素史克(GSK)藥廠的董事長西蒙茲(Jonathan Symonds)去年也幫助政府制定生命科學戰略,旨在鞏固應對疫情的成功經驗,並創造一個商業環境,使英國生技公司能夠獲得充足的融資,以留在英國並持續推動創新和發展。



維護人權 肯亞能源轉型新概念

氣候變遷問題加劇,全球各國也正加快轉向綠色能源的步伐,希望達成碳中和。非洲大陸也順應這股潮流,積極擴大再生能源計畫相關投資,肯亞則是當中的佼佼者;據統計,肯亞有七成以上電力是以再生能源產生。

然而,肯亞以至於其他非洲國家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也面臨人權爭議。研究人員表示,一些能源公司並不重視人權議題,開發之時並不尊重原住民社區的權益,導致民眾的生計受損,土地和用水的權利也受侵犯。

一些社區表示,這些計畫無法為原本居住在這些土地上的民眾帶來好處,反而導致當地能源匱乏,因為業者開採的資源多數提供給大城市使用。這種情況常引發原住民社區發動抗爭,致使再生能源計畫延誤甚至停擺;如此一來,不僅造成時間與金錢的浪費,也讓邁向碳中和的進程偏離正軌。

肯亞圖爾卡納湖(Lake Turkana)風力發電計畫就是一例,由於開發時的土地使用合約並未經過充分協商,也未提供足夠的補償金額,業者遭當地民眾提告,導致這項非洲最大風力發電計畫延誤多時。

能源專家建議,再生能源業者應更重視人權政策,並且把當地社區視為合作夥伴和股東,建立更好的關係,創造利益共享的機會。例如,基佩托能源(Kipeto Energy)公司建造風力發電廠後,固定將總收入分配給土地被占用的地主。一些再生能源公司也積極與當地社區溝通,並確保民眾可使用當地生產的電力。

保育人士指出,能源業者須尊重地方社區,建立實質利益共享模式,方能避免衝突,同時讓公司和投資人免於財務損失,進而實現氣候目標。



環保又省錢 日本研究用雪發電

太陽、風和水是最常被利用的再生能源,也各自有其優缺點,但日本青森市的一家公司認為,還有一種被忽視的豐富資源也能用於產生能源,那就是降雪。

青森市的科技新創公司Forte已與青森市地方政府和東京電氣通信大學(University of Electro-Communications)合作,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驗。

研究團隊表示,用雪發電的原理,是雪與室外空氣之間有溫差;利用積雪冷卻廢棄學校游泳池中的傳熱管,並將冷空氣輸送至吸收了太陽熱量的冷媒,使其內部產生對流,即可帶動渦輪機發電。

開發這套系統的電氣通信大學副教授榎木光治(Koji Enoki)宣稱,用雪發電的效率,可以和太陽能發電比擬,溫差愈大,發電效率就愈高。

榎木光治表示,青森市的降雪非常充足,過去每年甚至需耗資六十億日圓,動用剷雪車、卡車清除積雪並傾倒至在海中。若能利用積雪發電,將可活用自然資源及閒置的學校和土地。

專家指出,日本海運公司三井OSK Lines目前正在研究海洋表層與深層之間海水溫差熱能轉換發電,目標是將這種船用的發電系統商業化;相較之下,積雪和空氣之間的溫差更大,發電成本可能更低。

青森市的官員表示:「我們期盼這項技術能創造新商機,例如,飯店業者能夠以減碳來宣傳,標榜自己是通過認證、使用再生能源的飯店。」

Forte總裁葛西純(Jun Kasai)表示:「我們將確保該系統產生的電力可分配給小型客戶使用,如同太陽能發電。如能獲得廣泛採用,將有助緩解冬季供電不足問題,進一步提升能源安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