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有機心靈

THE MERIT TIMES
文/林一平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節奏快速的城市生活,無論休閒或工作,不知不覺會讓人累積不少壓力。我某次讀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記》,寫著:「請思考大海的微妙之處,它最可怕的生物如何在水下滑行?大多數時候難以察覺,卻狡猾地藏在最美麗的蔚藍色調之下。同時想像許多最無情部落中的一些惡魔般的光輝和美麗,如許多鯊魚品種的精緻裝飾形狀;再次思考大海的普遍食人行為,所有的生物都相互捕食,自世界開始以來一直進行著永恆的戰爭。」 被高科技包裝的現代城市,不就像充滿無情部落中的一些惡魔般的光輝和美麗?在高科技加持下,生物更加劇烈的相互捕食。

二○一○年某日,我決定找一清淨之處,脫離節奏快速的城市。我關掉手機,來到佛光山台北道場住三天,與世隔絕的靜思。第一天早上一直掛念沒接手機,可能會錯過重要事件。之後漸漸淡定,不再掛念俗務。

冥思累時,我就會凝視道場各處的佛像,並素描這些佛像。當時十二樓每天免費供應香濃可口的臘八粥,細細品嘗時,我會欣賞中庭裡的坐姿觀音;在第十層樓打開電梯時,會驚喜的看到立姿的觀音,無言的淨化我的思緒;入夜,我會到十四樓空無一人的如來殿靜坐。

這三天,我飛揚的思緒逐漸聚焦到蒙福德(Lewis Mumford;1895—1990)對今日社會的批判。他如是認為:在這個世界裡,大多數人無法直接接觸到令人更滿足的生活方式,被城市的例行公事和恆常的不安全感籠罩,只能以觀眾、被動觀察者的身分間接感受生活。年復一年,以第二手的方式生活,遠離外在的自然環境,同樣遠離內在的自然省思。這群人作息於都會的大樓和陰影籠罩的街道上,處於接近病態生活。於是乎蒙福德提倡「有機心靈」,希望大眾能回歸自然初心。

三天的領悟,我解讀「有機心靈」的方式是:嘗試欣賞周遭的美景,聆聽美的聲音,沉思神祕的事物,盡量讓每一天都是富足的日子,。我將感想發表於《人間福報》。每當文章刊出,就覺得心靈被洗滌淨化,更接近有機自然的世界。

佛光山提倡「以文化弘揚佛法」,開山時便成立了文化院,長期與藝文人士交流,我是受益者。今年一月五日文化院台北辦公室舉辦啟用茶話會,我有幸受邀參加,當日提前到達台北道場,重訪當年「三日冥想」之處,在如來殿靜坐片刻,重溫當年領悟有機心靈的美好回憶,也默默祝福《人間福報》更欣欣向榮,能茁壯為有機心靈成長的園圃。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