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龍年英譯與文化自信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海南省海口市國際免稅中心的2024龍年圖騰。圖/新華社

今年是農曆甲辰龍年。關於龍年的英譯,過去中國大陸都稱「dragon」,今年官媒環球電視網(CGTN)和央視在報導龍年活動時,同步將龍年改譯為「Loong Year」,由此掀起一場龍年英譯與文化自信的爭論。

央視網引述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副院長彭萍教授指,十九世紀初,英國傳教士馬什曼在著作中提到中國的龍,注音是loong,解釋時使用了dragon一詞,後來另一位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出史上第一部《華英字典》,將龍譯為dragon,被沿用至今。

報導並指,西方的dragon形象邪惡負面,中國的龍則是代表好運吉祥。因此「loong」更貼近中國龍的原意。

《北京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很多西方人看待中國,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比如近代史上,別人就把我們表述成『黃禍』、 『東亞病夫』」。文章強調,「在解決了『挨打』、 『挨餓』問題後,強起來的中國必須解決『挨罵』的問題,主動進行自我宣介」,並稱翻譯問題「絕非沒事找事,實則關乎潛移默化的形象認知」。

對此,有大陸網民表示支持音譯「loong」,指「dragon像大蜥蜴,跟中國龍不一樣」。持反對意見的網民則反諷稱「如果翻譯要改用漢語拼音,那麼春節應該改為Chunjie,以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要不要換成Zhonghua Remin Gongheguo(ZHRMGHG)?」

此次爭議,襯托出大陸現今更加強調所謂的「文化自信」,這跟近年的「去英語化」趨勢一脈相承。習近平上台後提倡「四個自信」,抵禦「西方影響」,近年英語的地位在大陸明顯降級。但現階段中文還是無法取代英文,官方只能用宣傳機器來慢慢改變,「dragon」改為「loong」反映出北京當局對掌握話語權的渴望。

弔詭的是,「龍」這個流傳久遠的民族象徵,在中共的意識形態認知上,曾長期視為封建落伍的語詞,因此官方刻意不用,或者引為批判標的。例如改革開放之初,中央電視台製作的六集電視紀錄片《河殤》,就把龍描述為中國傳統文化包袱的象徵,是中國發展困局導因之一。

有趣的是,大陸開始正面看待「龍」,竟與台灣歌手侯德健創作的〈龍的傳人〉這首歌有關。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美國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侯德健當夜奮筆創出〈龍的傳人〉詞曲,經民歌手李建復演唱,搭著校園民歌風潮,令此歌曲變得家傳戶曉,隨後更傳遍中國大陸,「龍的傳人」也成為中華民族的別稱。

農曆新年其實是亞洲多個國家的共同節日,往年也有「Lunar New Year」(農曆新年)和「Chinese New Year」(中國新年)的爭論。如果所有字都要追溯到原文、英文譯名一定要在地化,那麼當中國講Year of the Loong,在星馬印尼等地區可能就會要求改為Year of the Naga(那伽)。

持平地說,大陸要改自己的譯名沒問題,只要別強加在其他地方和文化,要求別人換就可以。但大陸一方面希望表現出自主性,也要想清楚自己要什麼,否則就會在「民族自信」與「國際化」之間迷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