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氣好轉 燈號轉綠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國家發展委員會昨公布1月景氣燈號,轉為代表「穩定」的綠燈,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復甦。圖為民眾在夜市購物。 圖/美聯社

【本報台北訊】國家發展委員會昨發布1月景氣燈號,也是採用新版景氣指標後的第1個燈號,在指標改變後,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27分,較上月增加5分,燈號轉亮代表「穩定」的綠燈,分數創2022年7月來、19個月新高,也是2022年9月後,睽違17個月後首見綠燈。

每5年修正景氣指標

新版登場

國發會經濟發展處長吳明蕙表示,國內景氣持續回溫,復甦力道也轉強。

觀察代表未來景氣的領先指標,1月增加0.8個百分點,累計4個月增福2.28%,且領先指標中每一項皆呈好轉,是先前未見;1月同時指標增加0.28個百分點,也續呈上升,累計10個月增幅5.61%。

9項構成項目中,貨幣總計數M1B、工業生產指數、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均由藍燈轉呈黃藍燈,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則由黃藍燈轉呈綠燈,分數各增加1分;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由藍燈轉呈黃紅燈,分數增加3分;海關出口值由紅燈轉呈綠燈,分數一口氣減少2分;其餘3項燈號維持不變。

對於景氣燈號指標改變,吳明蕙表示,主要是為了讓景氣指標及燈號能精確反映景氣變動,因此每5年就會進行檢討,前一版景氣指標及燈號,早在2018年8月啟用,考量國內外經濟情勢快速變遷、個別指標與景氣循環對應性鈍化等因素,才進行修正。

吳明蕙也說,在原本燈號的9個構成項目,景氣燈號與同時指標中的「非農業部門就業人數」循環對應性已趨於落後,因此以「工業及服務業加班工時」替換;而落後指標中的「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近年走勢較平坦,改以較能反映市場面的投資需求變化的「5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平均利率」替換。

元月分9項構成項目

沒有藍燈

此次調整過後,1月亮出綠燈,也被外界質疑,在已經連續17個月的藍燈與黃藍燈後,此次一採用新指標,就亮出綠燈,恐是「技術性」變燈,但吳明蕙強調,若以舊版指標來看,分數同樣是27分,不管有無改版,1月都會亮出綠燈,且分數一致,絕非技術性變燈。

吳明蕙也說,1月9項構成項目沒有藍燈,代表生產、投資、銷售、金融等面向景氣都有好轉,不過其中部分構成項目仍呈現黃藍燈,對於未來景氣仍須謹慎看待,但領先及同時指標續呈上升,顯示國內景氣還是維持復甦趨勢。

展望今年,吳明蕙表示,隨庫存調整進入尾聲,全球商品需求可望逐漸回升,加上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推展,將挹注我國出口動能。

吳明蕙指出,廠商維持競爭優勢以及企業因應數位及淨零轉型,持續投入研發及製程改善,加上政府擴大投入公共建設經費量能,均有助推升投資。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