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餘思】貓的路徑

THE MERIT TIMES
文/勻勻
字級
收藏文章
71觀看次
文/勻勻

捷運車廂在劇烈的晃動後停駛,透過列車長廣播,得知是沉睡的地牛翻了身,原本以為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日常,孰料餘震接踵,列車在原地停留許久,我眼巴巴地看著鐘表上的刻度一分分被長針劃過,一步步逼近上班打卡時間。

許多人走出捷運站──走向出口旁的公車站牌、公共自行車,或兀自在路邊的紅線上就揮手攔截計程車──走一條與平日不同的上班路線。

「我有時候覺得整座城市就像一個龐大的有機體,像一個人,而我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我們受限於道路、水路、隧道、電車。感覺就像我們的道路都已攤在我們眼前,不可能偏離路線。那隻貓正是因此而不同於我們。牠可以任意上下車……」我想起布萊德利(Nick Bradley)在《貓與城市》中描繪的花斑貓,牠時不時穿梭於刺青師傅在女孩身上紋的地圖裡,也出現在教授的實驗室中,成為機器貓的樣本,同時也是攝影師的專輯裡捕捉的影像──貓走過人類罕至的路徑,牠的眼界將城市裡乍看之下毫不相關的人事物連結在一起。而對照此時此刻停駛的捷運列車、不直接直線抵達的公車路線、被借光的公共自行車、不容易攔截的計程車……,似乎迫使人們走一條接近貓的路徑。

許久,捷運列車終於恢復行駛,我很直覺地選擇重回直線路徑。我想,貓應該很自豪牠的私密路線,不會被人類輕易複製。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