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3)-3】開卷有益(三)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8觀看次
開卷有益(三)
文/星雲大師

讀書能學識淵博

讀書能明白道理

讀書能成為富人

讀書能博學多才

讀書能多技多能

讀書能容易就業

讀書能下筆如神

讀書能行走天下

讀書能正向思考

讀書能調劑情緒

讀書能自我教育

讀書能思考容眾

讀書能充實內涵

讀書能吸取經驗

讀書能不覺寂寞

讀書能見微知著

讀書能行為文雅

讀書能跟上時代

讀書能自我反省

讀書能自由思考


用書之道

古人說:讀半部《論語》可以治天下;閱《資治通鑑》能夠知古今;《二十四史》道盡天下的興亡;三藏十二部佛教典籍,敘述了宇宙人生的真理,可見得「書」的重要。

人應該要讀書,不讀書則不知仁義。古來的讀書人自我反省,「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無非是勉勵自己,也能躋身聖賢之流。所以,人不僅要會讀書,還要會用書,用書之道,有四點:

第一、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現在有很多人,收藏了很多書,尤其那些發了財的人家,在酒櫃之外,還要加設書櫃,收藏一些名家的著作,以附風雅,方能堪稱書香世家。所以藏書不難,卻以能看為難。

第二、看書不難,能讀為難。有些人看書,走馬看花,隨意瀏覽;或是漫不經心,貌似閱覽,卻妄想紛飛,心猿意馬。若能將書中真義讀出來,真正深入了解卻很不容易,所以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第三、讀書不難,能記為難。縱使會讀書,也能了解,但是記不得,隨看隨忘,隨讀隨遣,亦不能達到讀書的效果。所以讀書不難,以能記為難。

第四、能記不難,能用為難。有很多學者,以速讀的方式閱讀,在博聞強記之下,贏得博學多聞,聰明巧慧的美名。雖然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倒背如流,但是不會運用,沒有融會貫通,不能善加運用,即使讀了許多書,對於自他也是沒有什麼利益的。

古德云:「一冊經卷滿馨香,法味供養最富足。」「人抬人萬丈之高,書抬人無價之寶。」韓愈也說:「一時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在在說明以著書立說來利益人間,是書的最妙之用。

所以我們讀書要緊的是不但要藏書,而且是要能看書,能看書還要能讀書,能讀書之外還要能記書,記書以後還要能運用書。將書本融入生活,把知識化為智慧,以處理人世間的諸多問題,那麼這個書才有用。其實,我們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一本書,所謂「不讀自身,不曉得失;不讀自心,不知妙處。」

雖然,用書之道有四難,但是若能做到「以滿腹經綸代替胸無點墨;藏書千冊代替腰纏萬貫;以文會友代替酒肉朋友;書香社會代替功利社會。」仍不失「用書之道」。

用書之道,有四點:

第一、藏書不難,能看為難。

第二、看書不難,能讀為難。

第三、讀書不難,能記為難。

第四、能記不難,能用為難。

──摘自《星雲法語》第一冊 p.311


讀書能行走天下

人生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閱讀,不斷地增加自我的能量,才能活得充實。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不僅只是知識的吸收,更重要的是身體力行,要把書中的道理運用在生活上,如此才是真正的閱讀,才能活用,進而開闊心胸,昇華人格。

讀書能自我教育

人,從小就有父母來教育我們;及長,必須入學,接受學校老師的教育;走出家庭學校,就有社會教育。在很多的教育當中,以「自我教育」最為重要。讀書即是一種自我的教育,從閱讀中,可以讓我們學習明理,學習做人。

讀書能明白道理

讀書,就是為了要明理。但是現在的讀書人,只懂得知識,並不明白道理;理不明,居家則和家人難處,做事則與朋友難以共事。甚至有些做主管的、為官主政的,不都是因為理路不清楚,最後為人民、屬下所唾棄,甚至被趕下台的嗎?所以,吾人可以沒有土地、沒有金錢,甚至沒有知識學問,但是不能不「理路清楚」喔!

讀書能吸取經驗

一般人說讀書,其實我們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一本書。所謂「不讀自身,不曉得失;不讀自心,不知妙處。」若能將書本裡的經驗融入生活,把知識化為智慧,以處理人世間的諸多問題,這個書才有用。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