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0)-18】一的世界(十八)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77觀看次
一爐清香上供十方 有信仰的人都知道要以上好之物供養他們的本尊,如在佛教,常以一爐清香來供養佛菩薩。其實,例行公事般地獻上表相的香,遠不如我們的一瓣心香,誠意的恭敬佛菩薩、恭敬所有的人,讚美、隨喜他人的善行,乃至禮敬十方法界一切眾生。 圖/王騰毅
一語心寒話不投機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心意,都要靠語言來溝通。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一聲瞋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另外也有些人話不投機,讓人聽了心寒,甚至意見分歧,就大打出手。因此,說話的要領,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一滴汗水無限苦功
一失一得內有宗要
一粒種子成長無限
一池蓮花芳香撲鼻
一機在手功用無窮
一葉扁舟優悠歲月
一聲鬧鐘夢中驚醒
一進一退前後有序
一目十行眼光銳利
一顆明珠塵勞封鎖
一條生命呼吸之間
一樁公案多人悟道
一切男女皆我親人
一次叩拜終生信仰
一心稱名佛在我心
一切有情皆能成佛
一不是單二不是雙
一心頂禮萬佛為尊
一超直入進住佛心
一佛出世萬佛護持


1.一爐清香上供十方
有信仰的人都知道要以上好之物供養他們的本尊,如在佛教,常以一爐清香來供養佛菩薩。其實,例行公事般地獻上表相的香,遠不如我們的一瓣心香,誠意的恭敬佛菩薩、恭敬所有的人,讚美、隨喜他人的善行,乃至禮敬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就像《法華經》中的常不輕菩薩,永遠不輕視任何人,如此謙恭有禮的修養,比燒形式上的香更好。

2.一語心寒話不投機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心意,都要靠語言來溝通。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一聲瞋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另外也有些人話不投機,讓人聽了心寒,甚至意見分歧,就大打出手。因此,說話的要領,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3.一介貧僧天地為家
過去的出家人常謙稱自己是貧僧,星雲大師為此作進一步的新解。大師認為,一個修道者能安於貧,不積聚,體認到一切都不是我的,都是和大眾和社會共有,即所謂「十方來,十方去,共成十方事;萬人施,萬人捨,同結萬人緣。」因此能不為物役,享受貧窮之樂;內心富有,享有三千大千世界,即所謂「出家無家處處家」,那麼,天地之間何處不是家呢?


會說話的要領

我們的生活裡,離不開說話;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心意,都要靠語言來溝通。有些人說話隨便,開口亂道,令人不敢與他親近;有些人則叨叨不休,言不及義,時日一久,令人不敢與之相處。另外也有些人話不投機,讓人聽了心寒,甚至意見分歧,就大打出手,或者為了一句誤會的話,相互仇恨幾年。


所以,與人交往要重視會話的要領,這裡有四點意見:

第一、語氣誠懇,令人歡喜接受:說話,首先要讓對方感覺到我們講話的態度誠懇、語氣正直。如果我們說的每一句話,總是發自肺腑,就不會因拙於言辭而造成別人的難堪,只要語氣誠懇,即使是教訓或是建議,也會像宏鐘敲響,令人震撼,對方會因為你的誠懇而接受。

第二、見解深入,令人歡喜學習:說話要說一些有見解、有看法,有啟發性、有建設性,能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的話。當對方因為聽了你的話,感到「茅塞頓開」或是「豁然開朗」,他就會心生歡喜而樂於學習。

第三、事理圓融,令人歡喜領會:說話,不能只講空泛、不切實際的道理,也不能只講虛浮、表面、沒有理則根據的話。《華嚴經》講「事理圓融」,即是說將事和理融會貫通,才能讓人歡喜領會。

第四、佛語法義,令人歡喜奉行:有人在弘揚佛法的時候,一味的說教、講理,無法契合眾生的根機和需要,說了等於沒說。

因此,與人說話,最好能講一些有利於他的生活、工作,或和他的家庭、人生、事業、生命相關的事。如此,法義才能真正利益大眾。

一句善心美言,即是天堂的花香;一聲瞋恨惡語,即成地獄的刀劍。會話的要領,是我們必須重視的:

第一、語氣誠懇,令人歡喜接受。

第二、見解深入,令人歡喜學習。

第三、事理圓融,令人歡喜領會。

第四、佛語法義,令人歡喜奉行。

──摘自《星雲法語》第十冊 p.120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