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交流】科技 無法取代的事

THE MERIT TIMES
文/林聆
字級
收藏文章
107觀看次
圖/123RF

文/林聆

身體的作用與需求,被科技產品無限延伸,速度剝奪了思考的深度與謹慎度,但載舟亦能覆舟,有時令人懷疑,長久下去,對人際關係而言,是進步?還是退步?



兩個孫女周末要來,我準備了她們愛吃的,大的愛吃苦瓜、龍鬚菜,小的愛吃香蕉、地瓜,都是很營養的食物,也常顛覆一般大人的印象。我常讚許是媳婦教得好,常帶她們露營,不偏食也不挑食之外,又能與小玩伴合力煮出竹筒飯。

前不久,媳婦傳來一張照片,是小一的大孫女獲得繪畫比賽優勝獎,前幾天她又拿著獎狀,上面寫著「品格模範生」,上面那行有兩個字「謙恭」,似乎在備註其品項細目,我再度放大看,才發現最上面標寫著十二月份,一個月就有一位模範生,還標舉不同的品項,看來獎項豐富,獲獎人數也不少,真正能體會主事者的用心。畢竟蓋著校長名字的獎狀,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能屢屢獲獎,是多麼大的鼓舞,讓剛演完英語劇中的長頸鹿,還在上中班的小孫女羨慕不已,直說她要趕快上小學,領獎狀。

我們常想複製自己教孩子的成功經驗給下一代,殊不知,孫子女生長的環境與我們當時,已經大不相同。兒子小學時就能熟記火車時刻表的強項,現在已經被手機的谷哥取代毫不稀奇。童話故事的情節已經遠不如電視影像的扣人心弦,身體的作用與需求,被科技產品無限延伸,速度剝奪了思考的深度與謹慎度,手機的便利就是其中之最,一個理念只要一個指尖的點按就能傳遞。載舟亦能覆舟,有時令人懷疑,長久下去,對人際關係而言,是進步?還是退步?

那天,到一個學校演講,有人提問:「你擔不擔心,AI取代教師的工作,你們就會失業?」當時我正傳遞一個影片,內容是:前一刻還在唱生日快樂的女孩,下一刻已是與父母失散、流離失所的災民,戰爭的殘酷不是我們能想像的……我後來答覆這位家長,就如影片中闡述的:「無常來得猛然而迅速,活在當下才是王道。與其擔心,不如用心。」

又舉例說:「我曾出個考題給我教的高中學生:『回家看看爸爸或媽媽的眼睛是什麼顏色?』同學開始質疑當然是黑色,因為瞳孔是黑色,但是周圍那圈虹膜呢?其實有人是深咖啡、有人淡咖啡,甚至有人是淡藍色或其他顏色,台灣已是各色人種的安居地。只是這個考題像給父母親洗腳一樣,會觸及親子間更親密的溝通。

一個女孩後來分享心得,她長這麼大,卻是第一次認真近距離端詳母親的眼睛,她看了許久,最後竟然發現媽媽的眼睛裡有長個小黑點,最後兩人擁抱痛哭,因為她母親說:「自從你爸爸過世以後,已經沒有人這麼認真的看我了。你爸常說:『來生要找你,就看眼睛有沒有長雀斑?』」她分享時很多同學都溼了眼,我告訴他們:「這樣的上課方式,AI永遠無法取代!這樣的親情關懷,AI永遠望塵莫及!」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