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流行病協議談判無果 各國盼再接再厲

THE MERIT TIMES
字級
收藏文章
155觀看次
2020年3月22日,一架載有口罩、快篩試劑、面罩和防護衣等超過600萬件醫療用品的貨運航班抵達衣索比亞。圖/美聯社

【中央社/日內瓦綜合外電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會員國24日結束磋商,未能就因應未來流行病做法的全球協議內容達成共識,但各國都希望繼續推動這項具里程碑意義的全球協議。

法新社報導,新冠病毒造成全球數百萬人死亡、經濟低迷、醫療系統癱瘓,各國深受重創後,花2年時間試圖就大流行病預防、準備和因應作法,敲定具有約束力的承諾。

相關會談在最後數周取得動能,但未能在下周世界衛生大會(WHA)登場前的最後期限內達成共識。

世衛祕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在瑞士日內瓦世衛總部的會談結束時堅稱,「這並非失敗」,他敦促各國將此視為重振的好機會,他說:「全球仍需要一項大流行病條約,而且需要做好準備。」

世衛大會預定本月27日至6月1日在日內瓦舉行,將評估進度並決定下一步行動。

2021年5月5日,尼泊爾加德滿都一座廟附近,正在火化病歿者的大體。圖/美聯社

政府間談判小組(Intergovernmental Negotiating Body, INB)共同主席德里斯(Roland Driece)和瑪索索(Precious Matsoso)告訴法新社,各國顯然希望達成最終協議。

瑪索索強調,一切還沒結束,她指出,有意達成流行病協議的同一群部長將是決定下一步的關鍵人物。

德里斯表示,他們將把草案呈送世衛大會,雖不是商定的文件,但也是份文件,畢竟我們從一張白紙開始,什麼都沒有,他說:「如果他們不完成此事,我認為將是非常愚蠢。」

瑪索索表示,經過施壓、討價還價和挑燈夜戰的磋商後,32頁中的17頁內容已獲得各國完全同意。

2023年1月3日,中國大陸上海一間醫院大廳擠滿患者,大多數是有新冠症狀的長者。圖/美聯社

主要爭議圍繞在各國境內檢測到的病原體取得機制,以及疫苗等對抗疫情的產品取得機制。其他棘手的議題包括永續融資、病原體監測、供應鏈,以及篩檢、治療和疫苗的公平分配和生產方式。

一名非洲談判代表告訴法新社:「最好是有一份具包容性的好文本,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都沒關係,我們希望持續這個進程,我們真的想要有這份文本。」

會談結束時,與會的國家紛紛強調他們的承諾。

美方稱很高興有這份草案文件,以示我們共同取得的進度;衣索比亞表示,非洲國家堅定不移;英國表示,已有真正的進展;歐洲聯盟(EU)則仍一心致力讓談判取得成果。

孟加拉仍希望實現造福世人的成功結果;印尼則表示,我們應該持續下去直到完成一切。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