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5】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63 如何做好主管 3-2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5觀看次
第二、要恪遵法制 各位對本山過去歷年以來的所有典章制度和傳統典範不重視了。現在佛光山各單位任意執行,要那樣、要這樣,要做法會就做法會,要念經就念經,要改就改,都沒有研究本山的傳統、精神、典章制度。我們要做什麼,必須本山承認才可以做。 圖/如地
文/星雲大師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暨院會住持主管聯席會議

時間:1991年10月16日 地點:佛光山麻竹園法輪堂



第二、要恪遵法制

各位對本山過去歷年以來的所有典章制度和傳統典範不重視了。現在佛光山各單位任意執行,要那樣、要這樣,要做法會就做法會,要念經就念經,要改就改,都沒有研究本山的傳統、精神、典章制度。我們要做什麼,必須本山承認才可以做。

國民大會、立法院吵吵鬧鬧,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每一個人都是修法者。比方,我們過去做法會,二月十九日就是二月十九日,四月八日就是四月八日,我們一定不改的。現在慢慢地有些別分院也在改了,星期日,人家方便,就辦活動,我們究竟是人的方便重要,還是信仰重要呢?現在打佛七變了樣,做法會也變了樣。

熟悉典章 依法領眾

你們做住持、主管的,對這既定的典章、法會,不能亂變、亂改。

過去在叢林,一雙筷子、一個鐘板怎麼擺、怎麼掛,都不能亂改的。五家七派的鐘板如何掛都不能亂的,一看就知這是臨濟的,還是曹洞的。現在佛光山有很多別分院,走到這分院、走到那分院,各家各派,沒有系統。我希望我們今後做主管的,對山上的法制、典章、規矩要了解,並依法行事,依法領眾。

第三、加強分工和授權

領導者的分工不夠,很多的事情太集中,太集權了。凡事都要自己去做,自己去負擔。例如:前些天去某一寺院,寺院很大,但寺中僅三個人而已。他們來一千人都可以招待,住持是我四十年前的學生,很能幹,很優秀,有學問,很會做事,有慈悲、熱情,但沒有徒眾。我研究的結果,在於他不肯授權給別人做事,他太集權,什麼事只有我能,別人都不能。

願意信任 給予機會

所以,我到那兒去看,三個人,一個徒弟在那倒茶,倒了二十多年;一個徒弟煮菜,也煮了二十多年了;他自己做當家、住持、知客也幾十年了。幾個徒弟都走了,因為徒弟不願意永遠倒茶、煮飯,你說這倒茶、煮飯是甘願的嗎?他不願意一輩子倒茶、煮飯呀!

他的徒弟私下投訴,說:「師父沒有把我當人,都認為我沒有用,讓我倒茶倒了二十多年,可說倒一生的茶。」這住持也告訴我:「他連茶都不會倒,飯也煮得不好。」我也不客氣地說:「難道你希望這兩個徒弟也走嗎?那世界就是你一個人的了!他沒有用,當然沒有用;若有用,他早就當住持了,你要授權給他。」其實他住持那麼大的寺廟很惶恐,問我怎麼辦?我說:「你把寺院交給徒弟就好了嘛!」但他不肯,說徒弟沒有用。我回答說:「這兩個徒弟都沒有用,是因為你不肯教,你要做一輩子的住持嗎?」

今天,把這話告訴你們,希望大家在各地做住持、主管,不要隨時間歷史變成一個獨裁者,什麼事都非得要我不可,沒有分工,沒有授權,嚇得下面的人,不敢跟你報告。

健全團體 法輪常轉

一個健全的團體,不管哪一個人走了,事情一樣在運作,這才是法輪常轉。不可以人在法在,人去法亡。我們今後要倡導分工,希望各位住持、當家能夠授權給下面的人,讓他們能夠分擔一些責任,讓他們能大膽去做,就是做錯了,主管也能替他擔當,並安慰他:「沒有關係,不要緊,我替你補救,不太嚴重。」

現在山上的徒眾,你們自己去想想,由都監院、傳燈會做統計──徒眾之間在一年當中,究竟有多少糾紛,功過多少?做個記錄。在山上要有個信箱讓徒眾投訴。有時向某一大師兄投訴,這大師兄說要忍耐;到主管那兒投訴,也說要忍耐;到全山哪個地方去投訴,只有兩個字「忍耐」。但這不是永久的辦法,人的忍耐是有限度的,甚至會懷疑,怎麼大師兄們都是講「忍耐」呢?為何不想個辦法來解決呢?要找毛病出在哪裡;所以山上要成立宗教法庭,要來評審,不能讓佛光山這麼大的僧團,有那麼多的人在受委屈。我們山上正義的人在哪裡?主持公道的人在哪裡?

從徒眾臉上看來,冷漠沒有表情,理由是覺得不歡喜,儘管大慈庵的人不夠用功、不會修行、不知講經,可是有誰來帶動他們?很多事情不能只怪單方面,我們每個住持、主管都要自我檢討。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