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7 】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8 對佛教團體的期望6-5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30觀看次
圖/Pixabay
文/星雲大師

提問六:在漢傳佛教的圈子裡,資深的大德、法師,有導師、長老、大師、宗長,還有和尚等等通稱,請您舉一些例子,讓大家了解,在哪些場合或是什麼人,可以用這些尊稱?



佛教裡稱呼「和尚」,有最高尚的意思;翻譯成中國話是親教師、校長。一個寺院裡只有住持可以稱作大和尚,剛才主席之所以稱我為大和尚,是因為我現在是退居大和尚,並沒有實際的職務。

「比丘尼」是一個很好的稱呼。一般世俗講「尼姑」,大家都不喜歡聽,其實稱「尼姑」也很好,尼是女的意思,而「尼姑」也就是「女人當中的阿姑」,這也是一種尊稱。只不過比丘尼過去沒有樹立好形象,導致被人歧視,所以大家才對「尼姑」這個名詞產生不好的印象。但是現在時代不一樣,出家女眾都很相當,所以樹立形象很重要。

名稱都是假的,像在家人稱出家人為「上人」,其實,出家人稱在家人也可以稱上人。上人者,人上之人。《維摩經》裡,文殊菩薩就稱維摩居士為上人。

過去原始佛教還有稱「尊者」,如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連。佛法傳到中國,研究律學的就叫律師,研究經論的就叫論師,講經說法的就叫法師。

都是菩薩 程度不同

剛才講到大和尚,大和尚也有方丈大和尚、住持大和尚、堂頭大和尚……還有稱大師的,其實「法師」較難稱呼,因為本身要有佛法,「大師」反而容易稱呼,像現在會唱歌的稱音樂大師,會繪畫的是繪畫大師,甚至還有文學大師等。

二十幾年前,我和我的徒弟都叫「法師」,但是後來他們覺得這樣講不行,怎麼可以跟師父的稱呼一樣?於是他們就合議,稱我為「星雲大師」。

過去憨山大師、太虛大師都曾這樣說:「比丘不是佛未成,但願稱我為菩薩。」說我是比丘嗎?不敢當,比丘戒律不容易受持得很完美;說我是佛嗎?我也還沒成佛,但願稱我為服務眾生的菩薩,如太虛菩薩、慈航菩薩。

在座的各位都是菩薩,菩薩就是發心,我現在發心信佛了,就是初發心菩薩。當然,觀世音菩薩也是菩薩,但他是等覺、妙覺的菩薩。好比是學生,研究所的學生也稱學生,幼稚園的學生也稱學生,所以,「菩薩」是通稱。「大士」也是菩薩的意思,如觀音大士、圓通大士。

發心就有稱呼,但稱謂人畏啊!像我的徒弟稱我「大師」,反而讓很多人不了解,為什麼要稱「大師」?像印順法師喜歡人家稱他印順「導師」;過去在新加坡弘法的慈航法師,他歡喜人家稱他「老師」。

又好比釋迦牟尼佛,也稱為「世尊」,並有「如來十號」,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不管是哪種稱呼,出家人都可通稱為「師父」,如住持師父、女眾師父、男眾師父、老師父、小師父。

過去在中國大陸,因為男眾都稱大和尚,那女眾稱什麼呢?就稱為大士,可是你看台灣的比丘尼,像圓融比丘尼就稱圓融和尚,他覺得自己也是親教師,為什麼不能稱和尚呢?所以我覺得,你歡喜人家稱呼你什麼,就稱呼什麼好了。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