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38 對佛教團體的期望6-4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圖/道璞
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提問五:請問大師,佛光人、慈濟人、法鼓人等等的稱謂,對團結佛教四眾有什麼幫助?譬如說新加坡這樣一個彈丸小國,我們是不是也能做這樣的稱謂,當到了普覺寺,就說我是普覺人;到了雙林寺,就說我是雙林人。請大師在這方面慈悲指導?



你姓張,當然是張家人;他姓李,就是李家人。你在電信局工作,你是電信人;你在大學讀書,如新加坡大學,你就是新大人。甚至,親近光明山的就稱作光明人;親近雙林寺的就稱雙林人。剛開始或許會講不習慣,但是叫久就習慣了,好比在佛光山,現在大家都很習慣稱自己是佛光人。

其實大家都是佛教人,只是因為特色的不同,而有不同稱呼。例如慈濟為什麼叫慈濟人?因為慈善是他們的志業,當然佛光山也有慈善事業,但是並不專門,它的特色是文化、教育,所以就想到要稱「佛光人」。

哪一種人都不要緊,都是人嘛!人很寶貴。你叫他不要做什麼人,那也不可以,好比稱中國人、日本人、美國人都是可以的。因此,佛教的各種稱呼並非代表山頭主義,就好比中國大陸的普陀山、五台山、九華山、峨嵋山,有什麼山頭之分嗎?只是各有特長。

普陀山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峨嵋山的大行普賢菩薩,九華山的大願地藏王菩薩,都各有一個修行的特點。佛教的宗派不是以人來分,而是修行的特點各有不同,如淨土宗念佛,禪宗打坐。不管什麼宗、什麼派、什麼人,總之一句,我們都是修行人,要把自己的修持做好。

日常小悟 累積進步

前幾天,我替一對新人證婚,我告訴新郎、新娘:結婚前,你可以睜大眼睛看人,但是結了婚,彼此的距離拉近了,就不能用兩個眼睛看,只能用一隻眼睛看,因為人難免會有短處,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甚至不看是最好。

修行不要光看人家,要自我觀照,「看心」是一門重要的功課。修行成佛當然不容易,不過覺悟、開悟並不是很難;大徹大悟很困難,不過每天有小小的開悟也不難。應該要有這樣的信心!

我自己在一些人事上,也有小小的覺悟,好比我體悟到當我對某個人不滿意的時候,必定是自己有問題,不過,這也要花上許多時間來自我承認。另外,我覺得學習慚愧、學習認錯,是人生的一大進步。「學習認錯」這句話,我們常常聽,但是不一定能了解,就舉一個例子說明。

二十多年前,我辦了一所普門中學,有一位青年來這裡教書,結婚後生了很多兒女。每次回到家裡吃飯,那些小兒、小女就嫌這個飯不好吃、那個菜不好吃,實在不知如何是好,就來問我該怎麼辦?我說:「你就認錯嘛!小孩子嫌這個不好吃、那個不好吃,你就說:『孩子們!對不起,爸爸沒有用,沒能賺很多錢買好吃的東西給你們吃,真慚愧!』」回去後,他就照著做,小孩一聽就說:「不!爸爸,您很偉大!東西很好吃!」所以,認錯的結果真的很奇妙。

(待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