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

瓜子營養價值高 挑選守則看這裡

【本報台北訊】許多人都喜歡嗑瓜子,且瓜子營養價值非常豐富,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具有補腦、降血脂功效,可減少心血管疾病發生,還含有鈣、鎂、鐵、鋅等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 瓜子屬於油脂與堅果種籽類,一般製作瓜子食品的方法是將種籽浸泡、清洗,並加入中藥材、醬油或食鹽等調味料一起煮,最後再經過炒製或烘烤而成。 瓜子的原料為西瓜、南瓜或葵花的籽,不同種類口感和功效都不一樣,常見瓜子種類包括葵瓜子、西瓜子、南瓜子及白瓜子。 葵瓜子:口感天然香甜, 含有豐富蛋白質 ,經烘烤或拌炒後即可食用。 西瓜子:西瓜子有分紅、黑瓜子;紅瓜子採用較小的種籽製作,瓜子細粒但香脆;黑瓜子來自較大粒的西瓜核,味道自然、香脆。 南瓜子:口感酥脆香甜,保有南瓜香氣。 白瓜子:白瓜子炒熟後可直接食用,味道也比紅瓜子和黑瓜子香濃,可用作料理或糕點的點綴。 以100公克的瓜子為例,葵瓜子脂肪含量占52.8%、蛋白質含量占22.6%;西瓜子脂肪含量占44.8%、蛋白質含量占32.7%;南瓜子脂肪含量占46.1%、蛋白質含量占36%。 根據衛生福利部每日飲食指南建議,堅果種籽類的每日攝取量為1份、每份含脂肪5公克、熱量45大卡。 圖/資料照片 營養師吳映澄在臉書分享瓜子熱量,1份堅果種籽(約50粒葵瓜子)有45大卡,等同於5公克脂肪和1茶匙油的熱量。 瓜子體積雖小但油脂含量較高,不知不覺容易吃進過多熱量,且瓜子屬於高磷食物,攝取過多容易有腎臟疾病,甚至引起血壓降低 、心律不整、腎性骨病變等嚴重問題。 若想吃得健康,可搭配蔬菜、牛奶或優格等一起入菜,增添菜餚風味之餘,還能補充營養。 市面上瓜子琳瑯滿目,挑選時以表面平滑無凹凸、皮薄、肉厚、沒有油耗味者為佳。 此外,最好選擇標示清楚、包裝完整、衛生良好的瓜子,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散裝的瓜子。 若無法一次吃完所有瓜子,建議可用密封罐或夾鏈密封袋分裝,避免瓜子反潮變軟;若瓜子有異味或變軟建議勿食用。 資料來源:「瓜子」開封後怎麼保存?怎麼挑最好吃?購買前「多1動作」放更久 圖/資料照片

MORE

解沉 梨子烏梅湯

文/林孝雲 人在飽食後,血液會集中在腸胃,頭腦容易昏沉欲睡。禪者的飲食,只要吃七分飽就足,讓腸胃沒有負擔,對萬物可以清楚洞察而不昏沉。 常吃精製白糖或喝汽水、果汁之類軟性飲料,消化後血糖會即刻飆升,並即刻猛降,由於波動幅度很大,人的情緒也會隨著上上下下波動不已;而且精製白糖會影響胃酸分泌,無論吃多少,都不會有飽足的感覺。 這道湯品非常適合在秋天嘗用,它的功效是可以預防咳嗽,並增進肺部保健。由於台灣的烏梅乾,大部分都已添加糖分,要想達到養生效果,建議選用鹹味烏梅乾。天氣轉涼時,要適時停止攝取精製白糖的分量了。「麥芽糖」裡的糖分是「複合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不會使血糖馬上升高,而是慢慢被釋放到血液裡,讓人因此漸漸穩定起來。 食 材 (2人份) 梨子1顆、甘草4公克、鹹味烏梅乾1/2個、水2500c.c.、枸杞些許、烏梅醋2大匙、麥芽糖50公克。 作 法 ❶梨子洗淨,去籽後切片。 ❷梨子、甘草、烏梅乾煮開後,繼續用小火煮約1小時,至水減半。枸杞單獨微煮成湯後,再加入;接著再放入烏梅醋與麥芽糖。過濾湯汁雜質後,即可熱飲,或放入保溫瓶保溫。 —— 摘自《四季禪食》法鼓文化

MORE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 食品大廠味丹帶來豐富產品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蔬福生活將於5月10至13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B區熱鬧登場。知名食品大廠味丹公司,旗下有素食品牌「隨緣」及代理品牌「洽洽」也將帶來豐富蔬食產品,現場更有消費滿額禮活動,千萬別錯過。 味丹的素食第一品牌「隨緣」,致力於開發素食產品,並以全素配方為主,過去研發出多款素食泡麵,不僅擄獲蔬食者的胃,不少葷食者也愛不釋口,去年搭上純素風潮,再推出蔬食水餃,造福素食者。 此外,味丹代理「洽洽」也推出新品-松露瓜子,有別於市面上常見的風味瓜子,松露的高級奢華感更能打進年輕市場,於繁忙時刻滿足生活儀式感,特引進台灣讓「吃瓜子也能享受輕奢一嗑」。 味丹將在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帶來隨緣鮮蔬植物肉水餃,料理方式可用水煮成水餃,還能用鍋子煎成美味煎餃,飽滿的湯汁,內餡含有高麗菜、芹菜,吃得到蔬菜的鮮甜,再加上植物肉多汁、有嚼勁,讓人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 展覽現場除了隨緣植物肉水餃,味丹還會販售隨緣植物肉包和隨緣火鍋湯底,以及「洽洽」的松露瓜子、葵珍瓜子和堅果禮盒。 味丹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食品新事業發展部程睿翔經理說:「公司開發產品初衷始終是以消費者需求為第一,並著重美味、安心、共好的理念,期許做出好商品,滿足廣大蔬食消費者需求。」 此次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味丹攤位不僅有現場試吃,還能讓消費者體驗,並有消費滿千贈隨緣泰式酸辣湯底活動,每日限量、贈完為止,舞台活動還有獎徵答,邀請民眾共襄盛舉。 《延伸閱讀》  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MORE

【蔬食人生】女子防身教練Melody 茹素後身體更健康

【記者吳亭頤專題報導】馬昭潔(Melody)原為巴西柔術選手,曾在2019年歐洲盃奪得柔術冠軍,近年卸下選手身分後,飲食習慣也轉為只吃植物性食物,身為女子防身系統教練,自覺茹素後身心靈帶來轉變,盼透過自身量好範例,影響身邊的人。 台灣第一家格雷西總部認證合格訓練中心推廣防身柔術,Melody是國內第一個取得合格證照的教練。Melody過去經歷兩次差點被熟人性侵的經驗,基於保護自己的想法,她開始學習巴西柔術、參加比賽,更在2019年歐洲盃奪得冠軍,但其實賽前她身體就出現狀況,無法負荷激烈的訓練。 Melody原本也是無肉不歡的人,為了提升運動表現,她萌生茹素念頭,但Melody坦言「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吃素,也不想限制自己吃東西的慾望」,以前身邊的朋友也分享吃素有助於環保,但她認為,還沒覺醒前很難了解素食者的心態,如今轉為Vegan飲食,對她來說真的是180度大轉變。 Melody原為巴西柔術選手,圖為Melody接受日本Veggy雜誌訪問內頁。圖/馬昭潔翻攝 2019年歐洲盃賽後她開始茹素,Melody細數身體的變化,身為運動員以前傷勢不斷,如今不僅復原速度變快,也不易疲勞,對動物且更有共情能力;此外,心境也開始轉變,2020年她放下選手身分,轉往另一個領域,Melody成為推廣女子防身系統的教練,透過自身經驗,讓女性懂得保護自己。 Melody也分享自己很愛踩店,她可以為了吃一間餐廳開4個小時的車程,現今她定居在台東,也收集一堆口袋名單,有時放假帶朋友去,她說:「不會特別推薦朋友吃素,因為把自己做好,別人就會好奇你如何做到,如果想吃素他們就會自己進來。」 Melody自覺茹素後身心靈帶來轉變。圖/馬昭潔提供 Melody抱持這種心態,他的鄰居Vicky就是被「推坑」成功的範例,Vicky原本也是葷食者,但兩人常常吃飯,潛移默化之下開始跟著Melody吃素,甚至創立無麩鹹派品牌「Vicky Vegan Vibe」,這就是最佳案例。 她相信,吃素有助於減少畜牧,並降低二氧化碳排放,茹素後也更有環保觀念,出門必備吸管、手帕、餐具及保鮮盒,避免使用一次性餐盒;她也對「國際蔬食文化節」多個展區很有興趣,相信此活動有助於提倡茹素及環保觀念,「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將於台北世貿中心一館舉行,活動時間為5月10日至13日。 《延伸閱讀》   純素飲食饗宴 2024國際蔬食文化節5月登場

MORE

【飲食健康】水果取代糖有何益處

文/本報綜合報導 許多人會在一天中某個時刻特別想吃甜食,比如,當感到壓力、沒睡好覺的時候,或者就是喜歡吃甜點。因此,想抗拒糖的誘惑就算有可能,也相當困難。但研究顯示,少吃糖才會給健康帶來好處,這不僅有助於牙齒和腰圍,還能提升情緒、記憶力以及改善腸道微生物群,甚至讓人更長壽。 改吃水果能解決問題嗎?水果雖然含有天然糖,但水果中的纖維可以降低風險,或者有助於減低對甜食的渴望。BBC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Michael Mosley)在節目探討了以水果代替糖,它是否真能控制對甜食的渴望? 每日糖量 需要多少 英國全民健康服務體系(NHS)指出,成年人每天不該攝入超過30克的游離糖(free sugar),這不包括水果,但包含任何添加在食物中的糖、果汁、蜂蜜和糖漿。然而,我們平均所食用的游離糖卻是攝入量的2倍。 你可能會以為沒過量,但是,糖的累計究竟有多快?這個發現可能令你吃驚。一杯蘋果汁,或是商店買的一小杯冰沙或奶昔,就幾乎含有30公克的游離糖, 也就是一整天的量。甚至連一餐義大利麵的醬料裡也有高達7公克的糖。 改善情緒 增強記憶 據一項取樣近7萬名女性的研究發現,飲食中添加糖的含量愈少,患抑鬱症的機率就愈低,由此可知,少吃游離糖較不影響心情。 有趣的是,在同一研究中,那些大量攝入天然糖成分者,例如吃水果糖的女性,患抑鬱症的風險也較低,這顯示在穩定情緒方面,只要簡單替換一下,就可以取得雙重效果。 此外,少吃游離糖還可以增強記憶力。根據澳洲一項針對4000人的研究發現,與飲用更多含糖飲料的人相比,那些每天喝不到一杯含糖飲料的人,在腦容量以及記憶力測試中的得分較高。 利於減肥 有助長壽 「一次吃很多糖,容易引發血糖升高,進而引起胰島素飆升。」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伊芙林‧梅達沃博士(Dr. Evelyn Medawar)解釋說,胰島素飆升會導致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因此從身體對食物攝入的反應結果,及長遠來看,也容易導致脂肪堆積。 但如果吃的是同時含有糖和纖維的食物,比如水果,那麼,則會因為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人體對食物的整個新陳代謝反應會放緩,並且更加規律。 少吃糖,特別是含糖飲料,還可幫助延年益壽。美國曾經在一項針對12萬個健康專業人員,長達30多年的追蹤調查,以觀察含糖飲料對長期健康的影響。結果發現,含糖飲料喝得愈少,因健康因素早亡的可能性就愈小。 纖維作用 腸道健康 吃水果,特別是果皮中所含的維生素和黃烷醇(flavanols),有助於滋養腸道中的有益細菌。因此,可以用一些水果來代替游離糖,比如吃個梨或是蘋果,以改善腸道中的微生物群。梅達沃博士說,如果飲食中只吃大量添加糖的食品卻沒有纖維,可能會導致產生對腸道菌群(gut microbiota)有害的一些細菌。但如果吃一個帶皮的蘋果和果肉,就會得到餵養腸道微生物群組的好處,因為有纖維素在裡面。 研究人員透過實驗發現,來自腸道的一條精準、獨特的通道,作用於大腦的神經元,使之對糖產生特定偏好。這顯示腸道中的微生物影響了人們對食物的選擇。這不僅是行為層面的變化,而且還可以從大腦活動水平上看到對食物的渴望減少了。因此,多吃纖維可以減少大腦中想吃糖的欲望,把水果蛋糕換成水果沙拉,不僅可以改善情緒和記憶力,對甜食的強烈渴望也能漸漸減少…… 兒童有哪些甜蜜陷阱 全球醫學健康專家都曾警告,過高含糖飲食有害健康,兒童尤其要減少高糖飲食,以避免健康風險。英格蘭公共衛生部(PHE)也表示,目前兒童的總食糖量計算,在英格蘭兒童每天大約吃8塊方糖,也就是說每年吃掉2800塊方糖。據多個國際醫學健康機構研究指出,兒童飲食含糖過多的問題,可能會增加患齲齒、肥胖症等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 許多家長認為吃過多鹽不利孩子健康,但高糖的危害有過之而無不及。尤其是吃糖容易讓孩子上癮,看到甜食就想吃,吃完甜食後就很快樂,如果吃不到糖,就會顯得煩躁、昏沉,這就是糖的陷阱。如果孩子每日攝入的糖分高於身體所需,會造成什麼影響? ● 造成牙齒傷害 人類會分泌唾液來清潔口腔,但不間斷攝入含糖飲料、甜品等,就等於把牙齒浸泡在糖水裡,牙齒只要經常泡在糖水中,幾個月後,你就得開始擔心蛀牙了。 ● 影響生長發育 甜食普遍的特點是碳水化合物含量高,這和主食很像,所以孩子喝了含糖飲料、吃了甜食後,血糖會快速升高,很快感到飽足,然後就不吃正餐。但沒過多久,血糖就會下降,馬上又覺得餓了,於是就造成只吃零食,不吃飯菜的惡性循環,但甜食的營養不足,會影響生長發育。 ● 習慣難以糾正 童年偏好吃糖,將形成難以調整的飲食習慣,從小就愛吃甜味飲食,容易造成只愛吃那些加工、高糖的食品,對於天然的食物不感興趣,久而久之,習慣就改不掉了。 況且,隨著脂肪愈積愈多,小孩也容易變胖,伴隨肥胖而來的是糖尿病、血脂異常的風險。因此,幼兒的正餐和零食,少糖才是正道!

MORE

熬夜消耗維生素C 多吃葡萄柚、甜椒

【本報台北訊】維生素C是人體必需維生素,不論是粉狀、發泡錠或膠囊式保健品都十分常見,除了靠吃保健品補充,也可以透過5種天然食,攝取到量豐的維生素C,包括芭樂、奇異果、香椿、甜椒、柑橘類。 維生素C具有很強抗氧化能力,一般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為100∼2000毫克。只要力行天天5蔬果,一般人不太會出現維生素C缺乏的狀況,但若經常外食、有吸菸習慣、壓力大、熬夜、感冒等狀況,就會快速消耗體內維生素C,這時可以額外補充。 芭樂擁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每100克含有230毫克的維生素C,也含有葉酸、多酚類及類黃酮素等抗氧化物質,每天吃1顆芭樂,就能達到成人一天建議攝取量100毫克。奇異果維生素C含量也很高,每天1顆半就能達建議攝取量。 香椿是蔬菜中維生素C含量最高,每100克含255毫克維生素C,但吃之前最好先用水燙過,因為香椿含有較高量的硝酸鹽。 另外,甜椒每100克甜椒約含95毫克維生素C,甜椒還富含胡蘿蔔素及辣椒素,有止痛、溶解脂肪、提高新陳代謝等好處。而檸檬、橘子、柳丁、葡萄柚、文旦等柑橘類水果,也富含維生素C。感冒時,可將汁液擠出,補充維生素C。

MORE

魔法香草 開啟療癒身心密碼

文/旅行好農雜誌 ■晉福田有機香料農莊位於台中東勢,從大雪山森林遊樂區的道路轉進半山坡,沿途鳥聲悅耳如韋瓦第的《四季》協奏曲。農莊裡戶外與室內的香料香草種類多樣,散發著淡淡迷人香氣,這裡的植物似乎具有神奇的魔力,能讓人放鬆身心,感到平靜自在。 莊主許晉田13年來,以自然農法、友善土地方式經營農莊,這裡萬物與花草共生,令人好奇的是,他是怎麼讓這座祕密花園,如此繽紛多彩、生機蓬勃。 滿園香草 友善環境 今年61歲的許晉田,散發著質樸農家子弟氣息,但一開口,便成了探索大自然的敏銳觀察者。2010年,從台中市區搬到東勢山區,成立了「晉福田香料農莊」,最大的目的就是「推動友善農法,種植對人體有益的作物。」他表示,這塊地原本是以慣行農法耕種的梨子園,他改以自然農法栽種香料植物。選擇香料的理由很單純,要發展山區特色,需種植精緻且單價高的香料植物。 香草園各式花草繁茂,植物恣意生長,欣欣向榮,蝴蝶蜜蜂飛舞,看似雜亂無章,卻有規律節奏。鮮紅的山形玫瑰散發芬芳香氣,玫瑰花瓣厚實,隨意摘下一片花瓣入口,散發著荔枝香。其他如金盞菊、金蓮花、琉璃苣、芳香萬壽菊、紫錐花、薰衣草、薄荷、西洋蓍草、刺蕁麻等,都是對身體有益的植物,種類多得連主人也數不清,算算至少有30種以上的香料。 天然食材 保健療癒 琉璃苣有美麗藍紫色星星的花瓣,莖葉布滿白色刺毛,是很受歡迎的高檔沙拉食材,具有黃瓜和薄荷清香。琉璃苣油是女性保健食品,許晉田說,需要大量的琉璃苣花才能製成油,可說是非常珍貴。路旁也種植了刺蕁麻,他提到,這是本地咬人貓的遠親,通常被使用來治療風溼、關節炎、止痛、皮膚癢痛等症狀。環顧農莊各式花草,不僅外型美麗,還有療癒身心的功效。 行走在花叢中,耳邊不時聽見蜜蜂嗡嗡嗡,忙碌地穿梭。許晉田表示,農莊裡養蜜蜂不是為了採蜂蜜,而是要幫忙花草授粉,有多餘的蜂蜜才提供給人類食用。他指著從屋頂懸掛而下的「太陽蜂巢」,是以木材及麥桿或稻草編織成蜂巢,為蜜蜂打造一個舒適安穩的生活環境,蜜蜂生生不息,農民自然受益,這是一種永續經營的觀念。 食農教育 自製精油 為了推廣友善環境的農法,晉福田香料農莊經常舉辦食農教育活動,邀請有相同理念的親子家庭與學校師生來體驗食農教育。一日的活動安排,包括早上的農場導覽解說、自己動手做午餐,以及下午的茶樹精油、純露萃取體驗DIY,或是玫瑰花果醬製作,此項活動採預約制,人數10人以上。 許晉田還自己設計與製作窯烤爐灶,讓小朋友可以親自到園子裡採香草、DIY製作窯烤披薩、品嘗香草茶飲,透過五感學習食農。農莊所生產的作物通過有機驗證,也與台中知名餐廳合作生產食用花卉。除了出售新鮮花卉和香料,也製成加工品,如花茶、果醬、蜜釀等產品,並透過網路行銷販售。 從環境探索生命本質 ■ 許晉田對於土地、植物特性的了解,宛如一位農業專家,這樣的因緣其來有自。他出生於台中北屯的農家,從小就跟著父親下田種稻,那個年代的農民以慣行農法耕作,然而喜愛觀察自然萬物的他,長大後發現水稻田裡許多生物都消失了,促使他尋找對環境友善的耕作方式。 他最初學習日本MOA自然農法,後來接觸到BD農法,生命、靈魂的自然及靈性宇宙等觀點,吸引他深入探索研究,並樂此不疲。 生機互動農法 許晉田長年鑽研MOA自然農法、人智學思想、生機互動農法,並將其融合與實踐,採用對環境友善的農法來經營農莊。他說,人智學是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Rudolf Steiner),約百年前所創立的一種靈性科學,包括華德福教育、人智學醫學、生機互動農法(Biodynamic,簡稱BD農法)、優律司美,農業只是其中的一種。 所謂BD農法,是由歐洲古老的有機農業組織DEMETER所奉行且致力推廣的有機農法。當時歐洲一群農夫發現土壤生命力下降,於是請教奧地利哲學家魯道夫.施泰納,他在1924年為這群農夫進行8場演講,為BD農法打下基礎。此農法主張把動植物、生態環境、地球運行與星辰變化,視為一個活的有機體,倡導不汙染環境、回歸自然,恢復土壤活力的一種有機農法。 融合自然生態 生機互動是將動植物、土地、宇宙行星視為一個系統,農場就是依照這個系統運作的有機生命體。BD農法所談的是有生命的土壤,包含其中的微生物,以及可以讓微生物完成自主獨立生存與增值的條件。也就是說,唯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長出健康的作物。 身為BD農法的學習者,必須時常累積對動植物的敏銳觀察,用全觀的角度看待農場發生的一切。對許晉田而言,農業不僅僅是種植生產,更要創造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的關係,當生態環境健康了,人就能受到撫慰與療癒。

MORE

水煮玉米筍

文/王美慧 玉米筍是玉米在成熟前就採摘下的果穗,它富含膳食纖維,可幫助消水腫。 朋友興哥長年堅持有機無毒耕作,田裡輪種玉米時期,疏果時,我家常獲贈一袋玉米筍,有機無毒的玉米筍,適合最簡單的料理──水煮玉米筍。 作 法 ❶玉米筍6~8根。將玉米筍舊外殼剝掉一些,留一些能包覆住玉米筍的細嫩外殼。 ❷將玉米筍放入鍋中,注入水,水略淹過玉米筍。 ❸電鍋外鍋放 1 杯水,開關跳起即可。 ❹不須加任何調味料,煮好撈起盛盤。 ❺食用時,再將外殼剝掉,就能吃到最鮮甜的玉米筍。 ❻若確定玉米筍是有機無毒耕作,煮玉米筍的湯汁,還可以留下當茶水喝,可食可飲,一舉兩得。

MORE

牛蒡富含膳食纖維 營養價值高

【記者趙奕寧台北報導】牛蒡原產於日本,常見的品種有柳川和美白,3、4月為產期,主要產區在屏東、台南、嘉義及雲林等地,因形狀酷似人蔘且營養價值高 ,有大力蔘美名。 屏東歸來是最早且最主要的栽培地區之一,因有特殊粘板岩老沖積土及大武山麓水脈,在日治時期選定作為牛蒡種植地,民國70至80年代極盛時期,種植面積曾達100公頃。 牛蒡因褐色且外型細長似牛尾,早期稱「牛房」(即牛尾巴),後逐漸演變成「牛蒡」。 牛蒡根部深植土中,可長達120公分,吸收土壤營養、礦物質和酵素等,食用部位為牛蒡根部,富含鈣、磷、鐵、維他命、膳食纖維、胡蘿蔔素、蛋白質和菊糖等營養。 圖/123RF 牛蒡料理方式多,不論是炒食、油炸、涼拌、製成零嘴、煮湯或煮茶都相當美味,不僅常做成小菜,也可作為藥膳使用。 牛蒡表皮帶有甜味及營養,洗淨後以湯匙輕刮去除較粗的表皮即可,再切成絲或以刨刀削成片備用,建議削完立即放進清水或醋水中浸泡,以免氧化變黑。 牛蒡不僅常做成小菜,也可作為藥膳使用。圖/資料照片

MORE

【健康哲學】蔬食 八分飽怎麼吃

文/灃食蔬食季刊 有些人吃東西是基於與身體需求「無關」的因素,例如感到悲傷、快樂、壓力、沮喪時,就容易暴飲暴食或是什麼都不吃,過與不及都不好。大多數疾病的致病原因與「飲食不當」有關,人類常為了「口欲」破壞生態,沒能守住跟動物之間應有的界線,特別是習慣肉食這個需求,為了畜牧養殖而砍伐森林,已造成地球暖化等環保問題。 台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指出,想要有健康的身體,可以從「嘗試蔬食」、「飯吃八分飽」開始做起,藉由改變飲食習慣,循序漸進讓身體更健康,也讓未來生態更加和諧。 人類適合吃素 許多人對於「人類適不適合吃素」抱持著懷疑,簡守信說,其實從人類「牙齒」的形狀特點,就能輕易分辨這個事實。肉食性動物,如老虎、獅子的牙齒尖利,適於捕殺撕裂食物,但沒有用來磨碎食物的臼齒,所以牠的牙齒主要功能是用來撕咬肉食。而草食動物牙齒特徵突出表現在臼齒上,主要是方便於磨碎食物。因此,人類本來就是傾向吃素的動物。 吃素已超過20年的簡守信,起初最不能適應的是,只要開刀時間一長,就會感覺飢餓,餓的時候就多喝點水,後來胃也慢慢適應,最終接受這種進食節奏。他提到,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蔬食是非常重要的觀念,「八分飽」也是維護身體健康不能忽略的原則。 蔬食要八分飽 為什麼是八分飽?在醫學生理上有明確的理論基礎,人之所以會產生「飽足感」,大部分是胃及血液吸收營養素後回饋到大腦,其中最重要的機制就是胃靠近十二指腸的地方,被消化的食物所撐起的這個訊號被傳送到大腦,當大腦接受「已經吃到撐起來」的訊號時,就會向下視丘發出叫停指令,下視丘再發出指令讓人體明白「你吃太多了,不要再繼續吃」,但到這時候,其實都太慢了。 「素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不只是口號,鼓勵吃「八分飽」是要引導每個人當自己的主人,把飽足感的掌控權重新拿回來,要比大腦更早一步告訴自己「你差不多可以停了」,如此一來,營養不會過剩,也對身體健康更好。 簡單原味當令 營養過剩,是這個時代的慢性殺手,絕對會造成身體更多的負荷。愈簡單、愈原味、愈當令才是對人體最好的食物,這是非常重要的飲食原則;也要注意盡量少吃醃漬或過於加工的精緻食材,特別要注意神經系統的控制,避免影響食道與胃,甚至小腸、大腸的消化系統,以達到預防腸胃疾病目標。 簡守信鼓勵大家可以開始嘗試素食,藉由改變飲食習慣,讓身體更健康、促進未來生態更和諧,改變的力量正握在你我手中,不但可以從自身做起,也要發揮影響的力量,讓更多人一起加入吃素的行列。 八分飽好處多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結果發現,其中多名百歲老人患有高血壓、高膽固醇症狀,卻沒有人患有糖尿病,他們的身材苗條,因為他們通常只吃到八分飽,這是日本的一種文化習慣。如果只吃到八分飽,及經常交錯使用兩種語言,有助於預防老年癡呆。 ● 提高身體代謝力,延緩老化:近年有各種實驗強調「吃太飽」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而七、八分飽則能提高身體代謝力,延緩身體老化。 ● 營養不過剩,降低負面情緒:生活水準的提高,很多家庭餐桌上不僅吃飯、湯喝,飯後還吃水果,導致吃得過飽,造成腸胃不堪負荷。所以八分飽不僅是用餐的健康思惟,為自己留些空間,享受留白的自在。 ● 避免有睡意,保持精神清醒:吃得過飽時,易促使副交感神經活動,而副交感神經主要有維持身體活動處於放鬆、舒緩的功能,因此吃八分飽,可以避免睡意產生,使人保持精神清醒。 四季養生蔬果 大約兩千年前《黃帝內經》問世之後,就奠定中醫養生學理論基礎。《黃帝內經》提到,四季陰陽變化是萬物初生、成長、衰老,乃至於死亡都是自然的軌則,人必須順應季節環境變化,若是違背這種規律,生物就會產生疾病等災害。 在台灣,由於四季分明,隨著蔬果品種改良、農業技術的進步,只要是想吃的各種蔬果,幾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灃食智庫委員、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食品安全管理研究所所長吳明昌呼籲,盡量要順應自然,選購當令蔬果更能吃出健康與美味。但蔬果有寒涼溫熱屬性,怎麼吃才保健? 從中醫觀點而論,蔬果的屬性區分為: ◦寒涼性蔬菜:蘿蔔、蘆薈、絲瓜、苦瓜、冬瓜性質較寒涼;其次有茭白筍、海帶、紫菜、竹筍、萵苣、菠菜、白菜、莧菜、茄子、芥菜、芹菜、芥藍、黃瓜、空心菜、紅鳳菜、油菜、包心白菜、甘薯葉、金針菜、黃豆芽等。 ◦寒涼性水果:西瓜、楊桃較寒涼,其次有香蕉、奇異果、香瓜、柿子、柚子、李子、枇杷、雪梨、草莓、葡萄柚、桑椹、番茄等。 ◦平性蔬果:木耳、馬鈴薯、香菇、胡蘿蔔、甘藍、洋菇、豌豆、黑豆、菜豆,以及蘋果、木瓜、藍莓、檸檬、葡萄。 ◦溫熱性蔬菜:生薑、辣椒、胡椒、芥末偏熱性;南瓜、茼蒿、芫荽、茴香、九層塔較溫和。 ◦溫熱性水果:龍眼、荔枝、榴槤熱性強;杏仁、桃子、櫻桃、橄欖、金棗、番石榴較溫和。 人的體質也分為寒熱虛實四類,依中醫診斷為準,代謝率低、手足冰冷、吹冷氣畏寒的寒性體質,以及心悸、氣短的虛性體者,可適度攝取「溫熱性蔬果」。容易臉紅、燥熱,易口渴舌燥、喜愛冷飲與吹冷氣的熱性體質,以及容易發熱、便祕的實性體質者,可適度攝取「寒涼蔬果」作保健。

MORE
/34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