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念師父的三件事

THE MERIT TIMES
文/覺冠法師(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覺冠法師(佛光山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

一、我的師父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多年前,在我還未出家、於佛光山叢林學院讀書的時候,從事司法工作的父親因為這個因緣,發心到常住來擔任法律顧問。豈料,願心還未及付諸實現,父親就生病了。此後重症纏身,沉痾難起,直至往生,父親的諾言始終未能兌現。就在他奉安佛光山萬壽園當天,師父特地到萬壽園來為他上香。

師父和父親二人其實緣慳一面,雖然父親從未能對常住有過實際的付出,但師父感念父親曾經有過的一念發心,是佛光的有緣人,有情有義的來到了靈前,這炷清香的恩德,常存我心。

失去了生身之父,然而何其有幸,我又得到一位慈悲的法身之父!

皈依師父座下親近學習近三十年,我始終覺得,是因為遇見了佛教、跟對了師父,我的生命在輪迴的長夜裡才燃起了光;若不是因為歸命佛教、親近恩師,我的靈魂將繼續漂泊……



二、師父一生重視教育,總是想方設法栽培弟子。

2004年,承蒙師父慈悲、常住成就,送我到中國大陸留學。記得將赴上海之際, 臨行前我到法堂向師父告假,師父關切的問我錢夠不夠用?師父說:「如果沒有錢,就跟經舍(普門經舍)借,我再幫你還。」普門經舍是當時佛光山在上海唯一的據點,但與學校距離相當地遠,為了節省交通往返時間, 我並不在經舍掛單。

師父對我說:「周末可以回來!」隨即加了一句:「任何時候,想回來就回來。」遠在異地他鄉,天寒地凍挑燈夜讀時,每每想到師父對我的關愛之情,心中就覺得無比溫暖,也深感肩負重任,敦促自己要盡早完成學業,盡快投入「人間佛教」弘法行列,為我「人生三百歲」、慈悲辛勞的師父稍稍地分憂解勞。



三、永遠樂於給人因緣的師父。

師父永遠都樂於給人「因緣」。他說:「在眾多的善法當中,沒有比『給人因緣』更為重要了。」包括興辦佛光大學,也給了全校教職員、師生有各式各樣的好因好緣。個人有緣在此神聖的學術殿堂任職,是漫漫修行路中另一個學習的環節, 也是人間佛教另一種弘化的形式。

出家畢竟不易,能以一個僧眾的身分站在高等教育的學術殿堂,高聲宣講著佛陀神聖的教法,這是何其有幸之事,而這所有的一切,都要感念師父上人慈悲的成就!

寒暑假回山銷假時,師父會關心的詢問我目前開了什麼課,也會指導我如何講課教學,尤其在編輯《星雲大師全集》期間,師父曾在一個夏天的午後,單獨對我講 解「空性」的實相法,耐心的指導我如何修訂舊有文稿。細數點滴,回憶無限, 飲水思源,難忘師恩。

像我這樣一個情執重的「有情眾生」,確是多次有感於師父上人之「情」,才讓我的道心、菩提心能逐漸堅定。如今師父化世緣盡,道成圓寂,我願能延續這份「人間未了情」。

師父期勉佛光大學教師及學子們──「佛光照耀聖賢路, 大學廣開狀元門」,我會依教奉行,身心安住於目前的教育工作上發心向前, 願「為佛教培養人才」而做永不休止的努力,期能報昊天罔極師恩於千萬億分之一!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