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2 在人間歡喜修行 】── 維摩詰經 27╱第七講⑤ 人間淨土重視心靈的淨化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3觀看次
木貼金蓮花/奈良時代/日本奈良東大寺正倉院藏 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文/星雲大師

三、人間淨土的理念

綜合整部《維摩詰經》,人間淨土的理念有十點:

(一)人間淨土重視家庭的溫暖

在人間淨土的家庭裡,父慈子孝、夫妻相敬,互相讚美。不同於世俗社會,要找到一個溫暖的家庭,並不是那麼容易。

一個有錢人興建一棟大樓,舉行落成之日,備辦很多酒席宴客。宴席上,一眼望去,坐在上首的都是一些工匠、水泥匠、木工,坐在下面的是富人的兒孫。有人看了感到奇怪,問道:「家裡的兒子、孫子是主人,應該坐在上首,怎麼是工人坐在上首?」

主人說:「你不能小看這許多工人,他們替我興建一棟大樓,勞苦功高,當然應該坐在上首。而我的子孫們將來可能為了生計,把這棟大樓給變賣了,所以應該讓他們坐在下面。」由此看來,主客之間、親子之間,互相尊重、互相體諒是很重要的,但並不容易做到。

有一位信徒去拜訪寺院裡的住持和尚。住持和尚年紀很輕,當信徒和他談話的時候,他對旁邊站著的一位老和尚說:「去倒茶給客人喝!」老和尚聽後,立刻就去倒茶。

信徒心裡想:「住持和尚年紀輕輕,怎麼能對一個老和尚這樣命令?」

沒想到,老和尚把茶倒來了以後,年輕的住持又發號司令:「你去切一盤水果來請客人!」

等水果切來了之後,年輕的住持又說:「等一會兒帶客人去吃飯!」話交代完,他人就走了。

留下客人一臉茫然,問老和尚:「老師父,剛才這一位年輕的住持是你什麼人?」

「他是我的徒弟。」

「你的徒弟怎麼對你這樣使喚?」

「你不能這樣說,我的徒弟對我很好。」

「什麼很好?你看!他叫你倒茶。」

「他叫我倒茶,但是沒有叫我燒茶,燒茶就很辛苦。」

「他還叫你去切水果!」

「切水果很簡單,叫我去種水果就辛苦了。」

綜觀今日的社會,公婆與兒媳之間,經常因為所謂的「代溝」,糾紛不已,假如公婆們都能有老和尚的雅量,必定可以讓家庭溫暖和諧;家庭裡的每一分子若能成為快樂的製造者,人人用心製造快樂的氣氛,必定能成就一個美好的家庭。

雖說人和人相處很困難,不過對於一般的家庭、人事,如果能踐行以下的四句偈,情況還是會獲得改善的。所謂:

早起三句話,相逢要微笑;

脾氣慢半拍,吵架一回合。

第一、早起三句話:早上起來,大家見面,道聲早、說聲好,哪怕是應付,說說今天的天氣如何,也是一種交流。

第二、相逢要微笑:彼此相遇,要給對方一個微笑、一個點頭。

第三、脾氣慢半拍:在家庭裡,大家相處難免意見相左。像唱歌一樣,慢個半拍就唱不上去,同樣的,脾氣慢半拍也就發不起來。比方說,你對某人感到很氣憤,非得要發個脾氣不可,你可以先告訴他:「我很想對你發脾氣,不過現在沒有時間,等半個小時以後好了。」半個小時以後,或許情況就不一樣。

有一個母親準備了一些水果擺到桌上,等待小兒子放學回來吃。小孩一進家門,母親從廚房探頭出來,對兒子說:「桌上的水果給你吃的。」小兒子看了桌上的水果,拿起一枝筆,在香蕉上畫奶奶的樣子,在蘋果上畫姊姊的樣子,在其他的果品上都各畫了圖相。媽媽從廚房出來一看,生氣罵道:

「你這麼浪費!我給你水果吃,你怎麼可以在香蕉、蘋果上畫奶奶、姊姊的相?」正在氣頭上的母親順手拿一根棍子要打小孩。

小孩見狀,立刻說:「媽媽,這麼多的水果,我一個人吃不了,我想到奶奶歡喜吃香蕉,怕別人把它吃了,所以畫了一個奶奶的相,讓人家知道這是給奶奶的;姊姊喜歡吃蘋果,我畫個姊姊的樣子,讓大家知道這是留給姊姊吃的。」

媽媽一聽,立刻跟孩子認錯:「啊!錯怪你了,你這麼有愛心,為人著想,媽媽不及你啊!」

假如當時小兒子不開口,媽媽一棍打下去,不就造成家庭紛爭?所以,在講清楚、說明白之餘,「脾氣慢半拍」是很重要的。

第四、吵架一回合:在家庭裡,家人之間,夫妻鬥鬥嘴、兄弟吵吵架在所難免,不過只能一回合。等於武林高手過招,一回合就要分勝負,不要打爛仗。

一般來說,家人吵架,不過是為一些鎖事。例如:太太對丈夫說:「吃飯了!」丈夫說:「知道了,等一會兒!」

過了一會兒,不見丈夫來吃飯,太太又說:「菜都冷了,快點來吃飯!」丈夫不耐煩,說:「老是吃飯、吃飯,你沒看到我在忙?工作還沒做完!」

太太聽了感到很委屈,說:「我那麼辛苦做菜,你還不吃,侍候你真困難!」

「混蛋!混蛋!你就不要煮飯了。你可以不要嫁給我,我們離婚好了!」如此下去,這一場爛仗可能一打就要好幾個小時。所以,難堪的話只要一回合,不要講第二句,氣頭上的話常常都是沒有意義的。

其實,讓架吵不起來也不困難。例如,太太看到丈夫遲回家,生氣的說:

「莫名其妙!你到哪裡去?」

做先生的不必辯論,趕快說:

「對不起!我真的是莫名其妙!」

或者太太說:「你到這時候才回來,真是豈有此理!」

先生趕緊說:「對不起!我真的豈有此理!」

如果人人都能這樣做,相信可以化解很多的問題,彼此也吵不起來了。

我經常提倡每一個人要改心,要改自己的心;要換性,要換自己的性格;要回頭,要懂得及時回頭;要轉身,要留一個轉圜的空間。尤其一個家庭裡,彼此之間想要和諧相處,改心、換性、回頭、轉身,是很重要的。

(二)人間淨土重視心靈的淨化

「心」好像是一間工廠,不好的工廠老是冒黑煙、排放廢水、出產不良的產品;好的工廠,不僅不冒黑煙、不排放廢水,還能出產好的產品。

王陽明先生遇到一位聾啞人士,又聾又啞怎麼溝通?只有透過筆紙來談話。首先王陽明用筆寫下:「你的耳朵聽得到人家講是非?」

他說:「我聽不到。」

「你的嘴會講是非?」

「我也不會講。」

「你的心裡明白是非嗎?」

「明白、明白。」

王陽明慨嘆不已,一個健康的人會說是非,會聽是非,但心裡不明白是非;而一個殘障的人不會聽是非,不會說是非,心裡卻懂得是非。人間淨土裡,不光是窗明几淨、物質豐富就好,這還不夠,心靈的淨化也是很重要的。

(三)人間淨土重視生活的簡樸

在人間淨土裡,重視生活的淨化,而非物質的享受。一般人為了打扮自己,總會想:今天穿這一件衣服,明天換那一件服,後天再換另外一件。其實,衣服倒不一定要經常換新,只要合適就好。

佛光山開山之初,我們購買了一輛二手車「載卡多」,有信徒看了,說:「我買一部新車子送你!」「我替你換一輛好一點的車子。」但是,我向來覺得「載卡多」很好用,沒有換新的必要。再說,車子太好,會有被偷的風險,甚至被碰撞一下,心裡也會難過一陣子。我看到許多擁有名貴車子的人,每次坐下來講話,不一會兒,就去看一看他的車子在不在,看一看他的車子有沒有怎麼樣,心中充滿了罣礙。我又何必讓自己這般活受罪?

綜觀社會上許多有修養的人,或宗教界多少有修行的人,大都一生簡樸度日。難道說他們沒有力量、沒有錢財嗎?不是的,是因為他們對好、壞的價值觀念和一般人不同。這是生長在今日物欲橫流的人們,值得省思、調整之處。

(四)人間淨土重視工作的愉快

有些家庭,往往先生在外工作回來,稍一疲倦,就拿妻子兒女當出氣筒;太太在家裡洗衣、煮飯、打掃,忙得疲倦了,看到先生回來就訴說怨言。這多半是在工作中沒有找到歡喜的原故。

道元禪師八十幾歲了還在晒香菇,當家師對他說:「老和尚,你不要這麼辛苦、這麼忙!」

道元禪師聽後,說:「現在不辛苦、不忙,你叫我什麼時候才辛苦、才去忙?」

「老和尚,現在太陽很大,你不要在太陽底下晒香菇!」

「現在有太陽不晒香菇,到了沒有太陽,香菇怎麼晒?」

所以,一個心中有淨土的人,任何時刻工作都是愉快的,也就不覺得辛苦了。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