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單、午夜場恐成歷史 4年5億 協助文化產業減碳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41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文化產業也因減碳,正在巨大翻轉。不少劇院表演已無實體節目單,改成用手機掃QR code;國際巡演型節目人力減少,舞台布景道具也變精簡;法國國家電影中心甚至明定,要求電影院根據觀眾數量,縮短放映時間和營業時間,「午夜場」可能走入歷史。文化部今年也啟動「文化產業減碳科研輔導計畫 」,預計用五億經費、四年時間協助文化產業減碳。

文化部說,首年匡列八千兩百萬經費,研議設立綠色藝文標章、藝文產業淨零減碳指引,協助業者辦理溫室氣體盤查及提供諮詢窗口,以及減碳相關獎勵機制及補助要點。

此外,文化部主辦活動與主管展演場館將作為示範場域,支持國表藝三館以綠色創意、劇場永續等目標製作節目。

除了台灣藝術永續聯盟、畫廊氣候聯盟去年已陸續成立,北藝中心近日說,今年將推動表演節目演出製作的碳足跡盤查系統;兩廳院透露,將協助表演藝術聯盟參考歐盟的「劇場綠皮書」,製作台版劇場綠皮書。

文化產業中,劇場減碳讓觀眾感受最深刻,包括節目單大量減少、並用電子門票取代紙本票。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說,目前兩廳院主辦節目單電子化已達七成,電子票數量達售出票券總數的三成四。台中歌劇院藝術總監邱瑗則說,考慮針對希望收藏紙本節目單的觀眾推出預訂服務,確定數量再印製。

過去強調大規模的跨國製作或國際巡演節目,舞台道具和人力也變得精簡。像台中歌劇院去年秋天推出英國編舞家阿喀郎.汗作品《叢林奇譚》,製作強調精簡人力、極簡舞台設計及運用投影設計,使布景道具易於演出當地重製,減少國際間移轉的碳足跡,也是台中歌劇院宣告「綠劇場」的開始。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