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館】在紙片裡創作出小宇宙── 插畫家林廉恩

THE MERIT TIMES
文/花小姐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圖/花小姐
文/花小姐

在波隆納插畫入圍名單中,常常看見林廉恩的名字。二 二一年,她以《HOME》一書,獲得波隆納書展拉加茲獎Fiction首獎。

《HOME》是林廉恩第一本以拼貼方式完成的故事創作。她會創作這本書有兩個動機,第一是紀念去世的齊柏林導演,第二是呈現在疫情之下,人們對於安定生活的渴望。翻閱內容,很容易產生一種說不出來的熟悉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因為林廉恩把我們對於「家」的生活經驗描繪出來。

書中出現我們日常可見的東西,如有年代感的發財車、錯綜複雜的馬路、山景與路邊的電線桿等,在林廉恩的拼貼下,這些隨處可見的物品好像有了生命,看起來栩栩如生;雖然拼貼作品是靜態的,但在她的手中彷彿會傳出鳥鳴聲、鐵鋁罐噹啷聲……那些我們熟悉的聲音,都被她生動的勾勒出來。

林廉恩非美術系出身,但對創作非常有興趣。大學畢業後,她從事動畫相關行業,常在新聞中找尋靈感,關注社會議題,留意生活中不起眼的景色……這些人事物經過她的大腦消化,成為獨一無二的故事。

「在夜晚的房間,檯燈會長出一片金色的草原,我在金色的草原提筆前行,找到屬於自己的小小世界。」離開動畫工作之後,林廉恩一邊接案,一邊創作,就算遇到再多困難,都沒有動搖她喜歡創作的初衷。

嘗試過各種媒材創作,林廉恩終於找到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她透過桌上那一盞黃燈和蒐集來的小紙片,在小小的工作室中,創作出溫暖人心的作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