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30】隨堂開示錄 352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49 共生共榮的世界 3-3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2觀看次
世界是大家共有的,因此「共生、共有、共榮」的觀念很重要。圖/新華社
美國《人物雜誌》(People Magazine)專訪
時間2009年11月20、23日
地點:美國洛杉磯佛光山西來寺

Debra:現在的西方人士,好像永遠都在尋求什麼東西?大師您覺得這些人到底在尋求什麼?
大師:人世間,像美國,大家都是追求自由、民主。但是比自由、民主更重要的,還是平安、幸福。你自由、民主了,如果不平安、不幸福、不歡喜,那有什麼意義呢?
Otto:非常同意。
大師:像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先生,他提倡的「和諧社會」是很重要的。不但追求和諧,還要實踐和諧,和諧的社會多美麗啊!
Otto:我們要如何達到「和諧社會」呢?
大師:尊重,包容,存好心。
Otto:現在是我與大師您之間的心靈對談。如果您能許一個願望,您的願望會是什麼?
大師:希望大家都好。美國的民族性,與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民比較起來,有一點好的地方,就是他看到你好,他就很歡喜,很崇拜你的成功。舉例說,一個人跌倒了,摔了一跤,美國人看到,會說:「哎喲!你痛不痛?」他會很關心。如果是其他國家的人,看到你跌倒了,說不定就:「哈哈哈哈……」所以先要改變這個「心地」。美國強大,是因為它有很多優秀的文化。不過現在美國自由民主,要追求比自由民主更好的東西,家庭和順、社會和諧、世界和平,都應該追求。
Debra:您怎麼能蓋這麼多大學?
大師:不是我的,是大家的。世界不是一個人的,是大家共有的,所謂「共生、共有、共榮」,這個很重要。所以過去蘇聯、中國都提倡共產。這個世間,一切是共生的,對於這個意義,還要再來研究,給它強化、發展。美國,也稱「美利堅共和國」,因此「共和」很重要。
Otto:當初創辦「美利堅共和國」的那些發起人,其實一開始的理念是非常好的,就是「共生共榮」的理念,只是後代並沒有真正去落實這些想法。
大師:所以要靠你們的輿論,你們要寫文章啊!
Debra:您提到透過西來學校來教導孩子們如何重視家庭,比方說:帶茶包回家,泡茶給父母喝。您對家庭如此重視,是不是因為您年幼的時候,父親離開家裡做生意再沒有回來,才使得您對家庭有這麼強烈的情感?
大師:人生不一定要經歷,但要體會。我沒有童年的家庭生活,但是我看到現在的社會,我會更加體會家庭生活的動力是什麼?一個人出生以後,等於花草,有不同的品質、質料。人,不分窮富,但是要有品質。我雖然家庭窮苦,但是對於父母生養給我的這個人生,自覺品質還不錯。我跟一般兒童有一點不一樣的,就是我從小比較有愛心,對於小的動物,我都不忍心傷害牠們。不像有的小孩對待小動物,一直把牠玩到死了才肯罷休。
我還有一個與生俱來的性格,就是勤勞、喜歡服務、幫忙家事,所以親戚鄰居很喜歡我,我得到鼓勵以後,就會更加想要做好。
我外婆,是信仰佛教的,很慈悲,經常服務別人。他沒有念過書、沒有知識,我心裡想,沒有知識的人都這麼好,如果有知識就更好了。所以從小見到好的人、好的事,我都向他們學習,這很重要。
人在世間,夫妻也好、朋友也好,最重要就是「我能體諒你」,體諒才能增加愛;不要對立,才能融和。現在我們做和尚,「和尚」兩個字,就是「以和為貴」。
Debra:我來這裡以後,聽到一個關於您和母親的故事。您跟老奶奶闊別多年,再次見面的時候,是在機場擦肩而過,而您是透過老奶奶的聲音才把他認出來的。可否請您談談當時的心情?
大師:戰爭很殘忍,讓一些平民百姓有國家卻不能回去,有親人卻不能會面。我和母親分別了四十年才見面,他的鄉音我已經聽不懂了。
你們想,兒女聽不懂父母的話,這真是不可思議啊!甚至於當我看到他的時候,不禁懷疑:「這是我的母親嗎?」印象中,我的母親很年輕、很高挑、很美麗、很慈祥,現在眼前這位老人家看起來不太像。因為過去也常有一些人來冒充,要跟我認親。甚至我也想過這個會不會也是冒充的?後來跟他慢慢談到一些兒時的事情,才確認這就是我的母親。戰爭是很殘忍的,所以我不喜歡戰爭,和平最重要。
Debra:請問大師,您對於佛光山的徒眾,是不是始終都以一位父親的身分在教導他們?因為這幾天我聆聽您對大家的開示,一直有一個感覺,您就像是大家的父親。當然父親最重要的是對兒女一生的教育,不管孩子多大、多老,您對他們的感覺都還是像父親一樣。不知道您心裡是不是這樣的一個心情?
大師:像朋友。中國有一句話:「三分師徒,七分朋友。」把它說得透澈一點,即綜合父親、兒女、朋友、老師的關係。我不要他們太溫馴,我有時候也喜歡徒眾有一點抗拒,會抗拒的徒眾,能力一定比較強。但是我的徒弟大概心裡覺得師父太強,都不肯抗拒,在背後有沒有抗拒,我是不知道。
Otto:有一句話說:「溫馴的女人,不會創造歷史。」
大師:不過,溫柔還是女人最大的本錢。
Otto:這幾天非常感謝大師給我們這樣的機會,我自己本身也在經營非營利組織,希望將來能夠合作或者有為佛光會做事的機會,也希望將來還有更多見面的機會。在此非常感謝大師。
大師:我們能見面,就是有緣人,都如家人一樣。你們願意跟我們做一家人嗎?
Otto & Debra:非常願意!
Otto:我在這邊的每一刻,都得到很大的啟發。希望我這一輩子至少能夠做到一點點大師所做的事情,我會很用心去做。
大師:你可以多帶一些朋友,來了解另外一個層面的社會,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貢獻。像你帶他(Debra)來,就是很大的貢獻。
Otto:我還有很多很多的朋友。我們會很認真把這篇報導寫好,希望透過這篇報導,可以吸引更多的朋友來。
有兩件事情跟大師報告。
第一、我當初想要帶一位記者來的時候,我非常謹慎地處理這件事情。因為我想要找一個比較善良、比較慈悲的記者來這邊,就像 Debra,然後把這篇報導寫得比較正面,因為我也懂得媒體做出來的事情,有時候並不是那麼的好。所以這一次特別挑選了 Debra 跟我一起過來。
第二、在我還是小女孩的時候,我就希望能夠幫助並教育全世界的女孩子。於是我從小一直在尋求一個偶像,一個可以啟發我的人。可是那個時候的偶像全部都不在世間上了,像林肯、甘地、馬丁路德等等。所以,我今天能夠遇到大師,能夠面對面地這樣談話,然後讀大師的書,對我來說非常重要。
Debra:我才剛剛開始認識大師,但是透過大師的話,看大師的書,我受到很大的感動。所以這兩天,我把我內心裡面最深的感覺掏出來跟大師分享,很感謝大師。
大師:看看以後我們雙方再如何做一些更有建設性的,對人類社會有幫助的事。
Otto:這也是我最大的希望。謝謝大師這一次接受我們的採訪,您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謝謝您!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