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明天會更好

THE MERIT TIMES
文/王文隆
字級
收藏文章
33觀看次
文/王文隆

辛苦的壬寅虎年終於結束了,迎來了癸卯兔年。回顧壬寅年開年前後,國際衝突日增,不僅中美貿易戰打得更響,俄烏之間還爆發武裝衝突,台海的局勢也曾經一度緊張,使得國際油價、金價劇烈波動。加上全球Covid-19疫情反覆,以及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揚,皆使得去年有著一股「熬」的氣氛,寄盼未來能守得雲開。

這般盼望下,最合適的歌曲,大概要屬一九八五年十月二十五日由群星齊唱的〈明天會更好〉最為搭配。這首歌的出現,與國際樂壇的脈動息息相關。

一九八四年東非爆發嚴重饑荒與乾旱,其中以衣索比亞災情最為慘重。災民的淒慘處境,透過電視畫面傳到全球每個家庭,引起了英國歌手菲爾柯林斯(Phillip Collins)的注意,提出邀集群星義唱的構想。遂由數十位藝人以Band Aid為名組建了團隊,共同錄製了單曲〈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並將版稅所得全數捐出,賑濟災民。

此一義舉,打動了美國樂壇。隔年年初,黑人歌手貝拉方特(Harry Belafonte)提議為聲援非洲的大型慈善捐款活動創作歌曲,獲得眾多知名歌手的支持與響應。由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與萊諾李奇(Lionel Richie)共同創作的〈We are the World〉應運而生,並成為全球銷量冠軍。

這一種由群星集體創作的形式,也傳到了台灣。一九八五年恰逢台灣光復四十周年,一九八六年則是聯合國決議賦名的「世界和平年」,加以當時台灣陸續爆發江南案、十信案、國信案等社會及金融案件,社會氣氛低迷,藝人們希望發揮己力,為社會打氣。

台灣歌手仿效英美群星為公益而唱的形式,由音樂人羅大佑作曲,羅大佑、張大春、許乃勝、李壽全、邱復生、張艾嘉、詹宏志等人共同作詞,陳志遠編曲,創作了〈明天會更好〉。當時專輯製作單位是以「明天基金會籌備會」的名義,破天荒地跨越唱片公司的藩離,邀請了六十位當紅港台歌手出聲。

由於都是當時的大牌,僅三分之一的歌手能分到獨唱的機會,每人兩句接力,依序是:蔡琴、余天、蘇芮、潘越雲、甄妮、李建復、林慧萍、王芷蕾、陳淑樺、金智娟、王夢麟、李佩菁、齊豫、鄭怡、江蕙、楊林。副歌部分,第一遍由黃鶯鶯、洪榮宏接力各唱四句,第二遍全部由費玉清獨唱。全曲副歌在尾聲先是大合唱兩遍,接著蘇芮獨唱、齊秦合音,再由余天獨唱、蘇芮合音,最末大合唱漸弱,在齊秦合音聲中結束全曲。

這首打破歌手簽約限制的合唱,肯定能大賣,因此發行權也炙手可熱。經過競標後,由藍與白唱片公司奪得,以紀念「台灣光復節四十周年」為名發行,並為因應當時台灣盜版、仿冒風氣之猖狂,增添了「反盜版、反盜錄、反仿冒」的「三反」主張。唱片一經推出,很短的時間內便成為全台銷量冠軍,一舉賣出逾二十五萬張,也影響了中國大陸的流行樂壇。

一九八六年,中國大陸為響應聯合國「世界和平年」的號召,匯聚一百一十二位群星,演唱了一曲〈讓世界充滿愛〉,然而傳唱度不若〈明天會更好〉。〈明天會更好〉在日後多次重唱,至今不輟。最近一次重唱則與Covid-19有關,台灣藝人曹啟泰為鼓舞人心,邀集伍思凱、任賢齊、辛曉琪、游鴻明等四十七名歌手重錄這首歌,於二○二二年發表,希望能以此鼓動人心。

辛苦的一年過去了,寄望新年能在新局之下開展,我們的明天都能更好。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