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 感應的真義

THE MERIT TIMES
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Notice: getimagesize(): Read error!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86

Notice: Undefined variable: im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99

Warning: imagescal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99

Warning: imagepng()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1

Warning: imagedestro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2

Notice: getimagesize(): Read error!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86

Warning: imagescale()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299

Warning: imagepng()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1

Warning: imagedestroy()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resource, null given in /home/merittimes/web/merit-times.com/public_html/layoutv3/dom5.php(87) : eval()'d code(1108) : eval()'d code on line 302
【延伸閱讀】

感應的真義

很多接觸宗教的人,都希望他所信仰的宗教,能給予他感應。比方:生意失敗了,祈禱之後,情況改善了;生活不順利,禮拜之後,順利轉好了。「感應」有時會顯現,例如:看到佛菩薩現身,有時是冥應,不一定顯現;比方苦惱、氣憤的時候,心中一念「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生起,煩惱、瞋恨、無明就沒有了,這也是感應。

所謂:「人有誠心,佛有感應」,到底什麼是感應的真義,有以下四點: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要感應,必須先有條件。比方:鼓敲一下,就會有回應;鐘一敲,就有回響,這就是感應。又例如:天上的月亮只有一個,但只要有水,無論是一杯水、一盆水、一湖水,就會在水裡面顯現;可是,如果你這水不清淨,月亮也就顯現不出來。所謂「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感應不是用求的,在因緣和合下,不用求也會有感應,而沒有感應的人,不能責怪天上沒有月亮,該怪自己的心海不清淨,因此,感應要用正見來認識。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信仰不是以物易物,不是用一串香蕉、二顆水果、三炷香拜拜,交換利益條件,就能獲得感應。感應也不光只是祈求,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你必須虔誠禮敬、摯誠頂禮,真正從內心發心、發願,才能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供養是一種善美的心意,它不只是物質的奉獻給予,更重要的是吾人身口意的供養。你身做好事,為人勞動、服務;口說好話,給人信心、希望;心香一瓣,祝福別人平安健康,只要誠心正意,這些美好的供養,自然會有感應,回報到你自己身上來。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所謂:「種什麼因,得什麼果」,你種了慈悲的因,當然得到慈悲的果。慈悲就是佛教講的「無我」,因為無我,所以願意助人、奉獻,感到「我對你好就是對我好」,「我幫助你就是幫助我」,彼此融為一體,這怎能不產生愛心呢?有愛心、慈悲,就會有和平。這就是從慈悲中接觸感應。

感應是天地萬物、宇宙眾生間的一種互動、呼應。人間到處都有感應,例如:喝水可以止渴,吃飯可以飽腹,按下開關,電就來了……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感應。只要能夠肯定自己是佛,依照佛陀的教法去做,怎麼不會得到佛陀的感應呢?但是,在學佛歷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來給我們感應,那也實在太辛苦了!因此,吾人應該從以上四點來看感應的真義,以平常心視之,不強求或耽著留戀,才是正信之人。

第一、從正見中認識感應。 

第二、從禮敬中得到感應。

第三、從供養中體會感應。

第四、從慈悲中接觸感應。

──摘錄自星雲大師著《星雲法語.感應的真義》

圖/取自網路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