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游藝林】柏林包浩斯設計博物館

THE MERIT TIMES
文/陳雲和
字級
收藏文章
51觀看次
外觀為白色幾何造型的包浩斯設計博物館。圖/陳雲和
文/陳雲和

「包浩斯」(Bauhaus)是德國「國立包浩斯學校」的通稱,德文Bau為建築,Haus是房屋。其創立的宗旨是以人性為出發點,將設計融入日常生活,生產實用、功能與外型兼備,價格又讓大眾能負擔的好物件。

學校經歷了三個時期:

˙一九一九年,葛羅畢斯將德國的威瑪藝術學院和工藝學校合併,創立了包浩斯,將純藝術和實用藝術互相結合,除了傳授設計教育,也強調自由創意;抽象畫先驅康丁斯基也在此任教。第一件包浩斯的建築作品,即呈現出「冷、極簡、機械」的意象。後因納粹執政和經濟因素,幾經搬遷。

˙一九二五年,在德紹設置了第一個以新式鋼管材料設計的家具,並開始以工廠實習為運作方向。

˙一九三二年遷至柏林,一九三三年在國家社會主義的壓力下解散。

幾位主要人物流亡至美國後,美國的黑山學院讓這批教師繼續發揮設計理念,並在建築領域建立起包浩斯的方法與理論,引起廣大回響。

二戰結束後的德國滿目瘡痍,一九五三年,校友馬克斯比爾等人在烏爾姆成立設計學院,傳承包浩斯的教育宗旨。

一九七○年,一組獲得認證的家具上市,這些包浩斯風格的成品,對世界影響深遠。

一九九六年,包浩斯在威瑪與德紹的建築物,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

二○○一年,我旅遊到柏林,前往包浩斯設計博物館參觀。路口聳立著兩支長長的彩色鐵桿,經過幾棟造型獨特的白色建築後,轉個彎,來到貼了幾張德國表現主義海報、色彩絢麗的博物館門口。館裡陳列著天馬行空的創意設計和日常用品,將藝術創作的精神轉化成可量化的產品,引導人們進入包浩斯「形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實用機能美學的領域。

我靜下心細細觀賞,漸漸感受到藝術竟可以如此簡單、純粹,如此貼近生活。走出博物館,穿梭於城市間,更加理解了包浩斯對當代設計深遠的影響。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