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評析】】中國歷史上的「兒皇帝」

THE MERIT TIMES
文/郭振鶴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文/郭振鶴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兩個兒皇帝,一個是後晉的石敬瑭,一個是偽滿洲國的溥儀。這邊所講的「兒皇帝」,是指認外族為父,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的皇帝。

石敬瑭是沙陀突厥人,在稱帝前也是算是一個有能力的悍將。後唐末帝李從珂繼位後,對擁兵自重的石敬瑭大為猜忌,時刻準備除掉他。石敬瑭乾脆來個痛快的,於是就造反了,但畢竟實力有限,只好藉助這時正如日中天的契丹。

當然,契丹也不會白白出力,於是石敬瑭許諾,若能幫他建國,可以向契丹:一、稱臣;二、尊耶律德光為父;三、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四、割讓燕雲十六州。為了利益沒有一點羞恥!在他之前,從沒有過一國皇帝甘認外族首領為父,何況耶律德光比石敬瑭還小十歲!

最後的結果是,石敬瑭如願當了皇帝,但他的後晉也就存在了十二年。當契丹人帶著軍隊來了,沒出什麼意外,心膽皆喪的後晉將領爭相投降,晉出帝石重貴最終被自家軍將俘虜,連同宗室諸人一同送到了東北苦寒之地,受盡折磨而死。

更為關鍵的是,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燕雲十六州,讓中原王朝失去了這一片天然國防線,黃河北岸沒有了屏障,此後宋朝努力了幾百年都沒能收回。

另一個著名的「兒皇帝」,就是偽滿洲國的愛新覺羅溥儀。其實溥儀作為清朝末代皇帝並沒什麼大錯,他在什麼都不懂的年紀就被扶上皇位,一個小孩子根本不能自己做主。但在偽滿洲國時期,溥儀作為一個成年人,為了所謂的皇位,甘心做日本人的傀儡、兒皇帝,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這就是他怎麼也洗刷不了的恥辱了。

溥儀被趕出紫禁城和北京後,還繼續做著復辟當皇帝的美夢,在尋求國內勢力不成後,就壓寶在日本人身上,認為「日本人是我將來復辟的第一個外援力量」。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於一九三二年三月一日扶持溥儀在東北地區建立滿洲國;一九三四年改國號為「滿洲帝國」,溥儀改稱「皇帝」,改元「康德」。

溥儀是坐上了皇位,但這個皇帝卻實實在在是日本人的傀儡。他和日本人簽訂的密約內容顯示,滿洲國的國防、治安、交通、經濟、官員任命,全部都掌握在日本人手中,除了一個虛幻的皇帝頭銜,其他一無所有,甚至他的一個妃子都被日本人毒死了。一九四五年八月,蘇聯對日宣戰並進攻滿洲國,溥儀做皇帝的日子也到了頭。

皇帝的寶座雖然誘惑極大,人人想坐,但如果為此不顧做人的底線、出賣國家民族的利益,甘心當外族政權的「兒子」,必將背負千古罵名,為後世所唾棄!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