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相處】弟弟的選擇

THE MERIT TIMES
文/陳儀泓
字級
收藏文章
20觀看次
圖/123RF
文/陳儀泓





沒有什麼事比自己的家人獲得幸福更令人感到開心了。日前,弟弟總算是找到能夠發揮語言專長與機械技術專業,又是他自己喜歡的工作,一掃三年來蒙受質疑的陰霾,除去不願從事勞務的汙名。不僅如此,他才剛任職就結識相知相惜的另一半,更可算是另類的「雙喜臨門」。

猶記得當初弟弟基於癡迷日本文化加上想要學習更道地的日文,才剛退伍便毅然決然飛往異鄉,一待就是兩年。

果然,人面對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物,是不會僅有三分鐘熱度的。弟弟留日的兩年間,我們一家曾前往日本看弟弟,皆感受到弟弟除了日文能力提升外,應對進退亦有極大的改變。

過往弟弟內向、多慮、容易依賴,更有著些許的陰鬱,在興趣驅使下,他找到了隻身前往異地闖蕩的勇氣,也從中領悟出獨立生存的方法,並塑造出自我認同的人格。

儘管相較於他人需要半工半讀,最初他為了學習語言,過著倚靠家裡金援的生活多少蒙受質疑,然兩年後歸國的他,不僅取得了N1證照,整個人更是蛻變成截然不同的面貌。

當時我們都能感受出,眼前的他即使還未正式踏入社會,但已具備相當的能力,且還善於從事物多方觀察分析,而不再是過去那扭扭捏捏的小男孩。只是沉浸在久別重逢後的喜悅與驚奇後,這份熱度很快也在時間無情的摧殘下冷卻。

家人未曾想過弟弟歷經回台的蜜月期後,緊接而來會是更加漫長、有如無止盡般的停滯期。

弟弟縱使學成歸來,性格也變得成熟,然而回台一個月、半年、一年後,仍然未找到工作,變成了其與家人不時爭吵的主因。

雖然家人對弟弟稱不上有多麼高的期待,但希望他至少能先找到一份工作,先求有再求好。

可是在一次次的面試無果與時間磨耗下,雙方開始有了質疑和怨懟。雙親更是認為,這個孩子根本不願意面對現實、不願進入社會,不過是在找各種藉口掩飾自己的怠惰罷了。

同為家人的我,自然沒少過苦口婆心,提供了一些想法、經驗與能切合弟弟專才的職缺,同時擔任弟弟與父母間的潤滑劑,所幸大家還算能理性溝通,就此度過這艱難時刻。如今,弟弟再次以行動證明了自己,應證了他想要一次精準打擊,而非先求有再求好,深怕安於現況的求職態度。

生活在同個屋簷下的家人少不了認知、意見、想法上的落差,但只要彼此找到各自想要的答案,就能達成某種共識又不失家庭和氣,即使過程中會有摩擦,有時必須讓步跟妥協,但這些都是彌足珍貴的點滴。

見到弟弟已經向前邁進,細想又有什麼是無法克服,家人無法互相扶持的呢?

此時此刻,我彷彿從他身上找回那份勇氣,還有早已丟失,對於未來的冀望。或許,只要沒放棄前進,一切都還言之過早吧?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