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苦難 為世界承擔

THE MERIT TIMES
文/余秋雨(知名文學家、旅行家)
字級
收藏文章
261觀看次
我是余秋雨,在上海和大家一起追念星雲大師。 提起星雲大師,大家都知道他是人間佛教的創立者,把人間佛教傳到世界各地。這讓我想起一件往事。圖/佛光山提供
文/余秋雨(知名文學家、旅行家)

我是余秋雨,在上海和大家一起追念星雲大師。

提起星雲大師,大家都知道他是人間佛教的創立者,把人間佛教傳到世界各地。這讓我想起一件往事。

2005年11月1日,星雲大師從舟山渡海到普陀山,普陀山的住持和僧侶以最高規格接待了大師。第二天清晨,大師沒有通知任何一個人,僅由我陪著來到普陀山頂上一處太虛大師居住的精舍遺址,種了一棵松樹。原來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的提出者,只是他無法實行,在1947年圓寂了。所以星雲大師特別在遺址前說了一些悄悄話。星雲大師平常講經的時候總是千萬人聽,這一次唯有我一個人聽到了。他說:「前輩,你說的一切我都做了,儘管非常困難,但我還會做下去。」

我一聽就很感動,他哪裡是僅僅做了?他不但做得風生水起,天下皆知,而且在弘揚人間佛教的過程中,解決了好多世間難題。





第一個難題,就出在人間佛教上。佛教如果一直保留在山林、寺廟,那麼它是寧靜的、安全的;但是人間實在太險峻、太危險了,有那麼多鬥爭、凶殺、戰爭,很多宗教都捲進去了,後果嚴重。那麼人間佛教能否不被捲入,依舊保持著大慈大悲、大善大愛呢?這是第一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人間有無數生死對立的界限,包括族群的界限、財富的界限、國家的界限、黨派的界限、集團的界限……這就把人間分割得千瘡百孔、支離破碎。那麼人間佛教能不能超越這些界限,甚至把其他宗教也納入一起合作的範圍?

第三個難題,人間是由無數家庭組成,但是佛教歷來主張出家,對家庭抱持冷漠的態度。那麼,人間佛教能不能深入到人間的千家萬戶,甚至於為他們主持婚禮呢?這是第三個難題。

第四個難題,所有宗教都有許多艱深難懂的經文,人間佛教若要走向人間,就需要找到一個人間話語系統,把艱深的道理逐一化解,並用父親、兄長般溫和的態度來跟普通的老百姓講人生道理。能不能出現這樣一個人?這是第四個難點。

第五個難題,寺廟是僧侶和信徒的修持場所,原本就多半在深山林木間。人間佛教能不能在今天的城市裡打造一個正能量的精神空間,慈善而又快樂,變成當代的人間淨土呢?

第六個難題,就是在當代人間淨土當中,能不能吸引擁有國際學歷又有現代觀念的年輕生命投入,並且投入後一直無怨無悔?

第七個難題,在當代的人間淨土裡,有沒有可能引入原來佛教不包括的範圍?譬如引入傳媒、文藝、教育、出版,使它完全變成真正的人間事業,而且經常舉辦人間老百姓歡喜的活動呢?

第八個難題,這樣的當代人間淨土能不能走得很遠,走入瘡痍斑駁的全球各地,讓現在愈來愈沮喪的世界地圖增加一點光亮?

這些問題,確實是世界級的歷史難題,每一題都很難回答,但是我們知道,星雲大師全都回答了,而且回答得非常圓滿。正因為這樣,說他是佛教史上的里程碑,說他是世界級的當代巨人,一點也不為過。我記得不是佛教徒的經濟學家高希均先生曾經這樣稱讚星雲大師:「他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這三個改,我覺得概括得很好。

接下來我要談一談,自己是怎麼受到星雲大師的啟發。





早在1992年的時候,我的書《文化苦旅》剛剛在台灣出版不久,星雲大師就安排我到高雄佛光山給來自全世界的佛教徒做主題演講,由他主持,當時我有一點吃驚,因為我的書裡並沒有專門寫到佛教,而且這是世界性的佛教聚會,就我一個人演講合適嗎?星雲大師對我說:「台下所有人都讀過你的書,當代佛教應該和當代文化緊緊融合,文化也應該包容佛教。」

大師的胸懷一下子改變了我的態度。因為家庭的關係,我對佛教本來是親近的,但是我的專業是西方美學,這兩者差別很大,由於大師的寬大胸懷,把我推入到一個新的境界,我非常感謝。

後來我每次到台灣,大師只要在報紙上看到我的消息,一定會請我到佛光山住幾天,甚至有時候住上十天半個月。來山小住的時候,每天下午,他都要抽一兩個小時和我長談,在談話的過程中,有很多內容讓我非常感動。譬如他在台灣報紙上看到我經常受到大陸文化界謠言的欺負,星雲大師就笑著說:「有關我的謠言也很多啊!」他說:「中國文化整體上很優秀,但是有一個千年不改的老毛病,就是真正對傑出的人物老放不過,總是用嫉妒來包圍。」

「那麼我們怎麼辦呢?」他只說了一句話:「承受苦難其實就是為世界承擔。」這句話說得很好。承受苦難其實是為世界承擔,我記住了。

我經常問大師一件事情,他親手開拓的佛光山,既沒有特殊的經濟背景,也沒有特殊的權勢背景,怎麼可能在全世界建立那麼多學校和道場,祕訣何在?星雲大師說,祕訣就是佛教的兩個基本概念,一是放下,一是無常。放下不切實際的一切規畫、自信,用智慧的方法來面對無常的變化,這樣就會有辦法。只要是大善的、總是抱著樂觀的心理,那就什麼得都做成了。

由於一天天和星雲大師交談,後來我在進行環球歷險考察的時候,專門去尋訪釋迦牟尼佛的全部行跡,從釋迦牟尼佛的出生、苦修、悟道、開示,我都做了體驗。回來後寫了一首長詩,我的妻子馬蘭專程到高雄佛光山為星雲大師演唱。大師因為在美國西來寺看過馬蘭主演的電視連續劇,所以對她印象深刻,後來就請她擔任佛光山文化傳播大使。

星雲大師慢慢老了,健康出現很多問題,後來無法行走了,只能坐輪椅,眼睛也基本看不見了,這讓我們很擔憂。我2015年3月到台灣進行環島演講時,雖然知道星雲大師在國外休養,但我一定還得到佛光山看一看,領略佛光山莊嚴的氣氛。

那一天我和馬蘭一起坐火車到高雄,到達火車站的時候,竟然見到了不可思議的景象。幾個法師告訴我,大師在國外聽到我要來,昨天已經坐飛機趕回來,現在正坐在輪椅上,並且已經在月台上等了25分鐘之久。推輪椅的法師悄悄地跟我說:「余先生,即使美國總統來,星雲大師也不可能到火車站等25分鐘。」

可見在星雲大師的心目中,文化和文化人的地位是特殊的。





這些年,我們聽到星雲大師身體方面的消息特別多,我和馬蘭就感覺到這位偉大的人物已慢慢地要走向神聖的彼岸了。他已經不太多交流了,正因為這樣,我也不多講話了,埋頭在書案上寫了《老子》、寫了《周易》、寫了《君子之道》、寫了《文典》等等,一本一本進行解釋;但是我心中最後一本、也是最重要的書,叫做《佛典今釋》,就是把佛教最重要的著作翻譯解釋,匯集成冊。這部著作校對完成的最後一天,我就聽到消息,星雲大師圓寂了。我和馬蘭一起在家中的佛像前深深跪拜,並決定要在這本書的扉頁印上一句話:「敬獻給星雲大師!」



註:本文為2023年2月21日於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行的「話說星雲大師」,余秋雨先生的視訊發言,略作修潤。

(轉載自《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45期,2023年5月)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