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時刻】靜寂生筆趣

THE MERIT TIMES
文/劉秀蓮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文/劉秀蓮

書法就如一尊明鏡,它映照筆者的品性與心境;你愈是遮掩修飾,它就愈描愈黑,直至粗滯肥大不可挽回。只有你認真回應它,拋卻心火與塵世的喧囂,你才能從中生筆趣,在墨戲裡生氣韻。

小時候課堂需要,而不得不練習書法;歪歪扭扭、忽粗忽細,捏筆太緊指節會痛,宣紙到處墨漬又衣物常弄髒,覺得十分麻煩。可等練習一段時日,已漸能用硬毫寫小字、軟毫寫大字,以七紫三羊寫各種書體。從著名的《孔子廟堂碑》、《九成宮醴泉銘》,到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體會到行書的捺與轉折,與楷書差異較大;尤其捺的變化最多,其中往右上斜的捺最為特殊,唯練到深處才能知曉。

而今我已無需臨摹書帖,興致所來筆走龍蛇,有鬆有緊、有正有斜,參差錯落、變化多端,卻唯有靜謐時,寫出的字最令我滿意。人家說琴音為心聲,而書法亦為心聲,僅在心神最專注時,字才賦予了靈魂。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