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專欄】 腦霧健忘看中醫

THE MERIT TIMES
文/吳建東中醫師
字級
收藏文章
63觀看次
確診新冠後如出現腦霧症狀,竹茹是用以對治的常用中藥材。圖/吳建東中醫師
文/吳建東中醫師

自從三月二十日疫情解封後,大家的生活逐漸恢復常軌,輕症免通報、免隔離,除了特殊地方以外,大多數的場所也不強制戴口罩。這雖然是因應確診症狀逐漸轉為多數輕症的政策,其問題就是確診的人數也會逐漸增多。疾管署六月十三日的新聞稿就指出,平均一日仍有兩百四十五位確診患者,疫情仍處於高點,這當然還不包括未隔離未通報的確診者,或者是症狀輕微未篩檢的疑似確診者。於是有許多患者明明自我保護都做得很好,勤洗手、帶口罩、深居簡出,但還是在不明所以的地方被傳染到,患者也覺得莫名其妙。

跟先前的病情比起來,最近的嚴重程度似乎沒那麼高,但不同的是現在視訊看診已經結束,確診的患者也必須要親自到醫療院所就診。因此我們莫不繃緊神經做好準備,確實清潔和消毒,並且要求所有進入院所的患者及同仁皆戴上口罩。如果是確診的患者,也大多是在門口看診,以降低患者們交叉感染的機率,而患者們也大多願意配合。如果有疑似確診的患者,也會在診間看診結束之後,再徹底消毒診間一次。

近期症狀跟先前也略有不同,就診間觀察來說,發高燒、全身痠痛的比例減少了,現在大多是以咳嗽、咽痛的症狀居多,也較多有嗅覺味覺異常或是腦袋不清醒的症狀,像是注意力不集中、無法順利思考、記性較差,甚至頭暈疲倦等,也就是所謂腦霧的症狀。臨床上看到一位特殊的患者,在確診之後還出現發呆行為,甚至有手腳不協調等症狀,經過住院檢查後皆無異常,因此診斷為長新冠的腦霧後遺症,經治療後症狀也確有改善。

中醫在治療新冠肺炎的方針仍然沒變,除了廣為人知的清冠一號以外,還會針對體質的不同、病情的差異,給予更個體化的治療,比如說一樣是肺炎,咳嗽為主、發燒為主、胸悶胸痛為主的治療法則就略有不同。

而上述的腦霧症狀,也依照痰溼阻滯、血瘀阻絡、氣虛不升、竅閉神匿等不同的體質,給予化痰祛溼、活血通絡、補氣行氣、醒腦開竅等治法。臨床上更是常常會數種治法同時使用:常用的藥材有遠志、石菖蒲、茯苓、竹茹等;常用的穴位如百會,四神聰、合谷、太衝等,平時也可自行按壓。

平常的調理及預防,仍然要請讀者們多喝水、適度運動、營養均衡,可多攝取深色蔬菜、根莖類食物,避免吃冰或是甜食,並且確保睡眠充足,以維持良好的抵抗力。如果不慎確診而有腦霧的症狀,依照上面的養生法,也可快速改善症狀,同時建議可多梳頭、搓耳,或是練習八段錦第五式:搖頭擺尾去心火。

有鑑於最近的新冠肺炎及長新冠症狀,腦霧等神經學症狀的比例大增,中醫師全聯會在本次的推廣方針就是以「腦霧健忘看中醫」為主題,除了在各大中醫院所宣傳以外,還會召開記者會,舉辦相關活動,還請讀者們多多留意。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