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騎手】李藝斐 打開人生新地圖

THE MERIT TIMES
文/記者馬鍇、孫哲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圖/新華社
李藝斐駕車行駛在2023環塔拉力賽賽道上。圖/環塔官方提供
李藝斐抵達環塔首賽段終點。圖/湖南衛視記者魯浪提供
文/記者馬鍇、孫哲

李藝斐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日常工作最需要的是「可控」。但她卻渴望無拘無束,只有大自然能帶給她一種釋放感。



今年於大陸新疆舉行的二○二三中國環塔(國際)拉力賽上,三十七名摩托車手參賽創歷史新高,其中三名女騎手均為首次參賽。三十二歲的李藝斐是女騎手之一。

環塔拉力賽開跑第一天,李藝斐就摔在了泥坑裡,身上壓著她的摩托車。那是賽道內的一個U型坡,若在平時,騎手猛擰油門不難衝過去。可偏巧當時突降大雨和冰雹,地上的泥又厚又滑,「一踩下去,腳就往裡陷、往下滑」。推著比自己還高的摩托車,李藝斐爬了三次,摔了三次,最後一次「被摩托車壓在下面,壓根動不了」。

好在經過的一七八號汽車組賽車停了下來,領航員田宇幫她扶起了摩托車。此後的幾十公里,李藝斐走走摔摔、摔摔走走,不停地對摩托車說「大寶貝加油」。等到抵達終點時,她渾身裹滿了泥,連賽服上的背號都看不清。

儘管「被折騰到一度要崩潰」,但到了終點的李藝斐卻意外地平靜。撫平她心緒的,是腦中回放的畫面:大雨襲來前,烏壓壓的雲層蓋住大地,遠處鑽破雲層的雪山被襯得亮白。

「感覺天地間只有我和雪山,就像是它在等我。」她說,為這一刻的享受,「其他困難就當是加麻加辣了」。直勾勾地向雪山騎了幾公里後,她才意識到自己忘記看路書、跑錯了方向,只能掉頭返回。

這並不是她第一次在曠野中失神。李藝斐曾是一名背包客,徒步山河間也常感慨大自然的雄奇。直到幾年前不慎傷到了腳踝處的韌帶,才決定讓摩托車載她去更多、更遠的地方。

摩友圈裡的「斐姐」

事實上,李藝斐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日常工作最需要的是「可控」。市場數據要精確、項目推進要按時、橫向信息溝通要清晰……對有統計和精算學科背景的她來說,此般嚴謹的工作不難勝任。

可擅長不等於喜歡,李藝斐的內心更渴望無拘無束,而大自然常能帶給她這種釋放感。二○一九年才考取摩托車駕駛證的她,從一開始就對非鋪裝路面騎行情有獨鍾。

「遠離公路」,是李藝斐在環塔所屬車隊的名字,也是她所在摩托車俱樂部的名字。看到這個寫進自己心裡的名字,她毫不猶豫地就加入了這間俱樂部。幾年時間裡,她和車友幾乎跑遍了所有北京周邊能跑越野的路線,「還是感覺欠一點」。

「除了自由,騎行能帶給我一種浪漫主義的感覺。」李藝斐說,和所有既定的生活不同,自然中總有些不確定性,「在釋放自己和控制風險之間找到平衡點,這種體驗讓我很上癮」。

從剛跑摩托車起,李藝斐就有個特點──敢給油,不管什麼樣的路面就敢往前開。這股「有點愣」的勁頭,在她的右小臂上留下一道十多公分長的疤,也給她在「摩友圈」裡掙了個「斐姐」的名號。

目標清單環塔完賽

在新疆哈密的一場摩托車越野拉力活動中,李藝斐見到了扎克爾·牙克甫、趙宏毅、張敏等征戰過達喀爾、環塔賽事的大陸優秀騎手。聽他們講述種種環塔經歷後,她毫不意外地上了頭,當即把「環塔完賽」列上了自己的目標清單。

整整十五天騎行荒漠戈壁,還能認識一群完全不同的人,「會是一種怎樣特別的體驗?」這念頭驅使著她考賽車駕駛證,學著看路書畫路書,擠出為數不多的假期飛到新疆、內蒙古的沙漠練車,直到如願來到今年的環塔拉力賽。

然而,作為大陸難度最高、距離最長的頂級賽事,環塔並未因她的執著偏愛她一分。渾身裹泥後的第三天,李藝斐又被困在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十多個小時。當天一百七十多公里的賽道裡沙牆高、沙梁陡、沙窩軟,騎手控車很費體力,稍有不慎就易摔車。

體形瘦小的李藝斐不太怕摔車,卻很怕扶車,因為「每次都得使全身的勁兒,扶個幾次體能就吃不消了」。距離終點約四十公里的地方,她的油箱跑空了,賽車就地趴窩。短暫沮喪、焦急後,她乾脆躺在沙山上睡了一覺,「著急也解決不了問題,不如用習慣的方式把糟糕的情緒散掉」。

當天比賽,幾十輛賽車因陷車、故障被困沙漠,幸好賽事有通訊和安全保障措施,遇困人員和車輛無一失聯失援,李藝斐也在夜裡被負責救援的工作車輛安全送回營地。賽程還沒過半就幾度受挫,可初跑環塔的她沒想過就此停下,而是「能多騎一公里,就多騎一公里」。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