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現場】多做一點 看見改變

THE MERIT TIMES
文/林彥佑
字級
收藏文章
21觀看次
圖/123RF
文/林彥佑

有句話說,「有些事,沒有做不會怎樣,但是做了,會很不一樣。」最近,我在校園環境與日常生活中確實感受到,只要願意花點心思做事,真的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校園中,常可以看到學生在走廊奔跑,因而常有撞傷的事件發生。除了平日的安全宣導之外,學校也特別在公共設施的轉角、容易撞傷的地方,加上亮黃色的防撞棉條。學校護理人員說,因為這樣的小小設計,讓受傷的孩子減少許多。由此可見,只要行政人員能多用點心思,一定能改善校園安全。

前陣子,帶領一所學校研討國語文增能課程,一系列總共三個場次。原本這所學校對於語文教學沒有特別著墨,因此學童在寫作、閱讀、識字檢測上,都沒有顯著的效果。這一學期,經過老師三次的增能與研討, 並將研習內容在班級實踐推動,讓孩子的語文表現大有進步。主任跟我說,語文增能的事可做可不做,但她相信,因為做了,所以學童的學習動機與成效,就變得很不一樣。

成效變得「不一樣」的關鍵,就在於「願不願意」而已。有些事不是不能做,而是想不想做、願不願意去嘗試。從0跨到1,也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當有了1的基礎點之後,要再往前進展,並不困難。曾經有人精算過細微改變的數據,這個小小的驗證是這樣的:每天改變0.1,一年過後的成效便會進步37倍,這種巨大與不可思議的進展,也在許多企業界與成功人士中應驗過。反之,如果沒有去嘗試,則會永遠停留於原處,甚至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就有許多「改變」的案例可以參考。例如,根據統計,在傳統男生的小便斗中,常會出現尿不準的情況,某個創意公司在小便斗上標示一隻小蜜蜂的圖像,結果,小便時大家會嘗試瞄準那隻蜜蜂,因此減少了尿不準的情況,讓廁所變得更乾淨了。又如,某些扶手、平台,刻意設計成圓弧狀,為的就是讓民眾無法將東西置於其上,也間接減少遺失物;或是在飲水機上,若能針對熱水加上警示語或按鈕,也可減少燙傷的意外。

我把這樣的想法,嘗試與孩子們分享。我跟他們說,若要幫忙盛飯,記得隨口問一句:「這樣夠嗎?」 ;出門與回家記得說一句:「再見、我回來了。」寫作業時,多留三分鐘再檢查一遍;師長交辦的任務,多花幾秒鐘再檢視一遍;看到同學有好的表現,多一句讚美;看到有人不舒服,隨時一聲簡單的關心……

就是這樣的小創意、小舉動,可看出你的用心、貼心與細心,而這些僅需多花一點心思與時間,也僅只建立在既有的基礎上,但當我們保持這樣的巧思時,會發現我們生活的周遭與你我的關係,變得更友善了,長期下來,就是一種正向循環,也能讓社會氛圍變得更理想。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