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積極推進離岸風力發電

THE MERIT TIMES
社論
字級
收藏文章
37觀看次
八月十三日「台電離岸風力發電運維中心」舉行動工祈福典禮,並預計於二○二四年底完工。此一運維中心將負責台電離岸風電第一、第二期設施的維護工作,同時作為相關再生能源設備材料的倉儲中心。

此外,該中心的建築外觀設計係由太陽光電板包覆,完工後預估每年可以發電近一百萬度,大約等同於三千個家戶的月用電量,減碳效益達五百公噸,可望成為台灣第一座淨零排放建築。

台灣一方面是全球重要的工業、科技重鎮,另一方面也面臨嚴重的缺電危機。在諸多能源選項中,燃煤發電以及天然氣發電並不符合國際近零排放的標準,而水力發電的開發潛力有限、核能發電目前國人仍然未有一致性的共識。目前台灣較易積極開發的綠能選項,其實只有太陽能發電及風力發電。

台灣海峽具有風力發電的天然優勢。由於台灣海峽兩側為中央山脈及武夷山脈,兩座山脈之間形成了一個充沛風力的天然管道,夏季有西南風,冬季有東北風。根據國際工程顧問公司4C Offshore於二○一四年所發布的「二十三年平均風速觀測」研究,發現全球有二十個風力最強的離岸風場,台灣海峽就占了十六個,其中大多數集中在彰化外海。不論上述的研究報告是否完全正確,但台灣海峽適合發展離岸風電,乃是不爭的事實。

我國工研院也在二○一三年評估指出,台灣可安裝離岸風電設施的總面積達到五千六百四十平方公里,總裝置量可達二十九GW(二百九十億瓦),足供二千萬家戶的一年用電量。

據我國能源局的規畫,台灣將在二○二五年裝置一千部風機,總發電量預估可達五點五GW(五十五億瓦),占台灣全年用電量的百分之九,每年減碳一千零四十五萬噸,相當於植樹十億棵的碳吸收量。二○三五年時,全國風力發電裝置的目標為二十點六GW(二百零六億瓦)。如果這些目標能夠落實,可大幅度解決台灣的缺電問題,並提供更多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電力。

目前我國已完成一點八GW(十八億瓦)離岸風電的建置,位居亞太地區民主國家之冠,也是全球少數離岸風電設置量超過一GW(十億瓦)的國家。

離岸風電的裝置,除了可以解決我國電力供應的問題之外,同時也可望帶來龐大的商機。根據我國能源局的估計,離岸風電的裝置同時可以帶動海底基樁、連結件、海上變電站、海底電纜、陸上電纜、陸上變電站、風機機艙、輪軸、葉片等產業,商機規模達到新台幣兆元以上,也可使我國成為離岸風電工業的生產王國。

但我國離岸風電的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需要克服。首先是由於三年疫情的影響,許多工程都有延宕的現象,需要加快工程進度。其次是繁瑣的法令,以及朝令夕改的政策,經常造成廠商無所適從,政府必須堅持規畫的合理性及政策的穩定性。當離岸風機設置完成之後,需要有相配套的完整電網,才能真正併網及供電,目前電網的規畫與建置多有落後的情形,需要急起直追。台灣民粹盛行,居民以及環保團體抗議不斷,也使得我國的離岸風電發展受到干擾,政府以必須魄力解決。

台灣海峽的風力發電潛能,是上天贈予台灣人民的禮物。政府應妥善規畫、利用、克服各種挑戰,俾使台灣民眾免於缺電的恐懼,並享有綠電的自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