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牙周病誘發心臟病 牙醫解迷思

THE MERIT TIME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9觀看次
洗牙後若覺得牙縫變大,很大機率是罹患牙周相關疾病。圖/資料照片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擔心洗牙愈洗牙縫愈大,又害怕牙周病細菌跑到心臟!」這是很多國人對看牙的心聲,牙醫師指出,如此矛盾的心情,經常讓民眾耽誤了就診時機。

萬芳醫院牙科部醫師黃彥文表示,牙周細菌是否會鑽進血管跑到心臟,確實是許多長輩與子女擔心的議題。

雖然牙周病患者的確有較高比例的心血管疾病,但目前的科學證據,並未證實兩者有「直接關聯」,不須特別擔心,「即便少數有心臟瓣膜疾病患者,也可藉由抗生素,預防在治療時細菌感染的風險。」

黃彥文說,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受細菌叢感染破壞,通常是口腔清潔不佳所引起,如果把牙齒比喻成房子,所謂的牙齒疾病可想像成房子(牙齒)因日晒雨淋(咀嚼)、汙垢堆積(細菌)後,導致外牆脫落(蛀牙)。若放任讓損壞繼續加深,管線就會出問題(神經發炎),若平常沒做好水土保持(潔牙與洗牙習慣),會導致地基受損(牙周病)而逐漸位移倒塌(牙縫變大、掉牙)。

黃彥文表示,「定期洗牙」可讓牙醫師順便清除牙結石與檢查病人有無牙齒疾病,若洗完牙後覺得牙縫明顯變大且牙齦萎縮,則有很大機率罹患「牙周」相關疾病,應詢問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