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ETF 首揭4面向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1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面對國內ETF基金規模已超過6000億,投資人超過500萬人,尤其高股息基金投資人更近300萬人,該如何管理?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昨指出,今年的國際證券監理官協會,已有發布「ETF健全準則」,該準則分成產品結構、資訊揭露、波動性的控制、流動性的管理等4大面向,將成為未來金管會在監理ETF重要的參考依據,證券期貨局以此逐步檢視、增加ETF監理上不足的規範。

這也是繼證期局表示要對目前ETF的「平準金」亂象出手之後,黃天牧首度對外發言。

黃天牧昨日在公司治理論壇致辭後表示,現在國人投資ETF愈來愈多,投資人若有顧慮,證期局當然要主動處理;他指出,今年的國際證券監理官協會,已發布ETF健全準則,約有十幾項措施,證期局也會參考該準則,逐步去檢視國內的ETF相關監理規範是否足夠。

全盤研議 如何分配、啟動等

證期局副局長高晶萍也表示,現在已從如何分配、啟動方式、時機、配發比例等4大面向,由交易所與投信投顧公會進行全盤研議。

對於AI股的波動,黃天牧則表示,日前有AI領域前輩(指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和超微半導體董事長蘇姿丰)來訪台灣,以及Chat GPT產生之後,引發投資者對AI股的信心,但他認為,股票有其循環,總會回到基本面,是近來相關概念股波動的原因,平準金的配息是另外的制度面問題。

重視保障  逾6成散戶權益

除了在高股息ETF的股息發配方式注重民眾權益的保障,黃天牧也表示,在推動企業永續過程中,相較於OECD的國家,也會更重視保障台灣超過6成的散戶投資者權益。

黃天牧表示,台灣散戶占比超過6成,所以監理機關有更多保護投資人的責任,其他國家的法人占比大多超過7成;證期局副組長林秀美指出,在金管會未來推動永續的過程中,會像OECD一樣,引進更多機構投資人強化議合的力量,另一方面,因應台灣散戶較多,因此設有投保中心,來增加更多對投資人的保護。

根據金管會對2022及2023年的相關統計,在亞洲各國股市的散戶投資人占比,台灣上市和上櫃今年前7月分別為58.95%、70.73%,中國A股在去年前3季為61.35%,在亞洲地區散戶比重最高,泰國截至9月1日為31.94%、南韓2022年為51.23%,日本最低,2022年為18.24%。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