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論文發表會 開展佛教新視野

THE MERIT TIMES
人間社記者知頌大樹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45觀看次
「2023年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心保和尚(1排右5)、慈惠法師(1排右6)與貴賓於開幕式結束後合照留念。圖/人間社記者知頌
「2023年第34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22、23日於佛光山雲來集舉行,近250位學者齊見證台灣佛教學術研究的新視野。講台演說者為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教授。圖/人間社記者知頌
【人間社記者知頌大樹報導】由佛光山叢林學院及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聯辦的「二○二三年第三十四屆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二十二日在佛光山雲來集一○一大會議廳舉行開幕式,全台二十七所佛學院及大學的佛學、文學、哲學與宗教學等領域的發表者、主持人、講評人、觀察員,及與會大眾近二百五十人海會雲集,見證開展台灣佛教學術研究的新視野。

堅固佛法信心

造福利益眾生

發表會於二十二至二十三日一連兩日舉行,共有二十三篇論文發表,邀請福嚴佛學院院長長慈法師、圓光佛學研究所教務長性嚴法師、南華大學宗研所所長覺明法師、華梵大學副教授暨評審委員王惠雯教授、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徐聖心教授、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所長林建德教授等為論壇主持人。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暨評審委員永本法師、香光尼佛學院副院長見可法師、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系主任昭慧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教授、佛光大學佛教學系教授闞正宗教授、政治大學宗研所所長李玉珍教授、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前所長趙飛鵬教授、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學副教授謝仁真教授等為講評人。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時指出,佛教所謂的「三藏」,其中「論」在佛法上占有重要的一部分,在佛陀時代議論第一的迦旃延、舍利佛和目犍連等都有論文著作。透過造論來深入佛法義理,所謂「斷疑生信」,只要去掉疑惑煩惱,就會對佛法產生更堅固的信心。

心保和尚表示,在造論或寫論的當下要對佛法生堅固的信心,才能夠身心自在、出離煩惱,以智慧力來發菩提心,不僅自利利他、行菩薩道,更能造福和利益眾生。

提高學術研究

展望國際連結

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感謝過去多年來主辦、協辦「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的各單位,表示此發表會對佛教發展及提高佛教學術研究水平是一個很重要的平台。

慈惠法師表示,「全國佛學論文聯合發表會」的平台不僅有助於未來佛教學術的發展,甚至可以培育更多佛教的師資,尤其目前在台灣佛教發展學術方面的因緣非常具足,不僅有佛教建立的大學,乃至於公立大學中的佛學會等,在此大環境之下,佛教的學術研究一定會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慈惠法師寄望未來透過此平台提升台灣佛教的學術研究,更能為佛教創建的佛學院、學術研究機構等提供更多優質的師資和人才,讓台灣的佛教學術研究可與國際連結。

上午主題演講邀請佛光大學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萬金川教授主講「宗教七維與跨域的佛教研究」,下午則進行各場論文發表。佛光山叢林學院男眾學部教務長慧中法師,以及佛光山南屏別院能泉法師也參與此次的論文發表。

其他與會貴賓包括:佛光山副住持暨南華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慧開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院長妙南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華梵大學佛研所所長仁華法師、法鼓山普化中學副都監果慨法師、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暨評審委員越建東教授、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主任鄧偉仁教授、慧炬機構執行長陳春有等人。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