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力荒 明年推在宅急症照護

THE MERIT TIMES
本報台北訊
字級
收藏文章
32觀看次
【本報台北訊】新冠疫後護理缺工,醫院被迫關床,加上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勞動人口逐步下滑,醫療量能加速緊繃。衛福部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明年啟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方案,未來長者急症感染,經評估後可不必住院,改為在家施打長效型抗生素,並以遠距醫療監測生命徵象,讓家庭、社區分擔照護責任,減少醫院負擔。

石崇良說,計畫會先擇優試辦,對象選定熟悉在宅醫療團隊。收案對象預計以「肺炎、泌尿道感染、軟組織感染」三項施打長效抗生素就能控制病情的患者,將結合遠距看診、數據監測等智慧醫療,並建置社區網絡,病人有需要才能後送。

面對高齡社會 社區分擔照護

計畫共分三大方案:長者發生急症時,若本身是長照機構住民或居家醫療個案,經評估後直接採在宅醫療;若為非居家醫療個案,先至急診評估後返家在宅醫療;長照機構住民、居家個案經評估後若需住院,待病情穩定後可提早出院、回家治療。

石崇良說,在宅醫療取代住院已是世界趨勢。除韓國外,各國都在減少急性住院病床數,最明顯者是日本,該國高齡人口占比二十餘年前突破百分之十七,現已突破三成,但醫院病床數卻逐年下降。高齡化時代需醫療照護者變多,日本讓床數下降、減少醫護人力需求,並將在宅醫療視為首要政策。

「起初病人一定有抗拒,家屬過去觀念也認為,把人送至醫院就沒事。」石崇良表示,病人長期住在醫院會讓失能情況惡化、院內感染風險增加,加上超高齡社會來臨,社區、家庭、社區都要有照顧能力,「不能都把病人丟給醫院」,在宅急症照護能緩解醫院病房床數壓力,但須強化社區網絡連結,設置專責支援醫院、二十四小時急診後送服務,若病患危急時能夠送醫。

醫師、護理師 評估調度執行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組長劉林義表示,此試辦計畫係爭取明年健保總額支付,辦理對象人數須待衛福部長薛瑞元拍板總額後,視費用多寡,健保署再進一步規畫實際試用對象及人數,會與醫界密切討論後選擇合適方案。在宅醫療會由醫師、護理師執行,由醫院以病人安全為基礎評估調度。

不過,健保署政策的美意對於偏遠鄉鎮地區恐難以執行,屏東開業居家護理所護理師兼所長賴慧珊直言,目前負責慢性患者已超量難負荷,未來加上急症無疑是雪上加霜,盼偏遠地區照護人力能有所增加。

「恆春半島很廣,我們又二十四小時on call,真的會忙不過來。」賴慧珊表示,內部規定照護服務比一比四十五,但現在已達一比六十,明顯已超出負荷。現階段自行獨立開業的居家護理機構,只有賴慧珊開業的,再加上醫院附設的一間全屏東縣加起來僅有兩間。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