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2 佛學思想89】金喬覺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佛法應該建立在平等法上。儘管世間充滿了差別對待,但是我們的心要安住在平等法上,才能自受用、他受用。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中國四大名山當中,其中的一座「九華山」,相傳是朝鮮王子金喬覺出家為僧後,來到中國的安徽開山創建的。

據說,金喬覺是地藏王菩薩示現的。地藏王在哪裡?又在哪個名山道場駐錫?又怎麼會化現為金喬覺來開發九華山呢?在我的了解,這一切都是釋迦牟尼佛化身示現。釋迦牟尼佛不是說他千百億化身嗎?依此而言,那麼現在各處與眾生有緣的那許多菩薩、大德,他們不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化現嗎?

假如說金喬覺是地藏王化身,不如說金喬覺是佛陀千百億化身當中之一。因為金喬覺度閔員外父子出家,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度須達長者一樣;閔員外捐獻大批土地建九華山,須達長者則黃金鋪地,買下祇園建了精舍,供養佛陀說法,不都是一樣的意義嗎?

再說,閔員外讓兒子出家,兒子站在上首,他自己站在下首;他們佛化家庭的倫理,是這麼樣的周全。當初須達長者請佛陀到家裡說法,度化媳婦玉耶女,成為虔誠的佛子,不也是一樣的事件翻版嗎?

所以我們不要執著金喬覺是朝鮮的王子;金喬覺也好,朝鮮的王子也好,地藏王也好,應該都是佛陀隨類應化身。甚至地藏王發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不就是佛陀的大願嗎?佛陀可以說是地藏王,地藏王也可以說是佛陀。我想,佛陀也只是一種方便的示現,因此眾生不需要那麼執著。

此外,我們從〈送童子下山〉一詩,也就是在九華山上跟隨金喬覺學道的童子,因不堪山上的寂寞,請求返家時,金喬覺送他下山所作的一首詩,也可以看出人間佛陀的人情味。詩中說:

空門寂寂汝思家,禮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招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這跟佛陀當初度那許多王子、兒童入道出家,可以說如出一轍。佛陀是法王,「地藏王」這個名稱也很好,用地藏為名。地,大地能乘載一切眾生,大地能生長一切萬物,大地能儲藏世界上的能源,那不是佛陀法身的功用又是什麼呢?

所以,視金喬覺為地藏王,視地藏王為佛陀;佛陀是我們三界的導師、四生的慈父,為了救度六道輪迴的眾生,佛陀化身千百億。我們對偉大佛陀,能有這樣的認識嗎?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他們究竟是什麼人,究竟是什麼身分?為何佛典裡經常記載著佛陀講經的時候,他們都會出來擁護、出來聽經、出來皈依呢?

首先我們就來了解,看看佛經裡面是怎麼形容「天龍八部」的。這八部包括:福報大、德望高的「天人」,能夠呼風喚雨的「龍神」,動作敏捷、會吃人的「夜叉鬼」,身體散發香味的樂神「乾闥婆」,力大無窮、凶狠好鬥的戰神「阿修羅」,護衛佛陀的大鵬金翅鳥「迦樓羅」,能歌善舞的歌舞神「緊那羅」,以及人身蛇首的大蟒神「摩睺羅迦」。

但問題是,這幾千年來,天在哪裡?為什麼都沒有一個天人出現過?龍又在哪裡?有誰看過龍嗎?而夜叉鬼、阿修羅、大鵬金翅鳥、樂神、歌神、舞神、大蟒神等,又曾經出現給人家看過嗎?所以,這是沒有事實根據的啊!就好比《法華經》說,百萬人在靈山會上聽佛陀說法;這百萬人怎麼聽得到佛陀講話?實在很難釋疑,很難印證。雖然在我們的心意識裡面、在宗教信仰的意義上有可能,但是在世間上是不可能的啊!

總說一句,這「天龍八部」在佛陀講經的時候,他們都會出現來擁護;那麼,我們現在也可以把他們當成是地方上的仕紳,或是地方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帶著各行各業的社會大眾都來聽經。比如「天」,就是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社會賢達;有辦法的、有權位的特殊貴賓,平常很少出現,卻意外出席以展示他的身分地位的,就等於是「龍王」。

另外,有的像是音樂家、藝術家、舞蹈家、文學家、企業家、科學家、運動員等等也都來了,他們有的還會參與歌唱表演、散花跳舞、演說講座等,這些不都像是「天龍八部」裡面個個專家的身分嗎?

所以,佛陀講經時,這天龍八部,可能就是各界的代表。當然也不只八部,可能更多,二十部、三十部都有,八部只是一個象徵意義的說法。你不要往文字上去執著,一定要天來、龍來。其實,什麼是天、什麼是龍?你看我們有時候讚美一個人,都會說:「你真是了不起,你有『天』大的辦法。」或說:「你是人中之『龍』,優秀特出。」這些都只是一種譬喻形容,所以這「天龍八部」的用詞,只是因緣時空上的呈現,會因翻譯者不同,或因各國語言不同而有所改變,因此不要拘泥於名相、措辭上,要能「依義不依語」,才能領悟佛法真義!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