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循環】讓座給 未來的自己

THE MERIT TIMES
文/徐正雄
字級
收藏文章
27觀看次
文/徐正雄

搭捷運時,見到一位年長女士來回尋找座位。剛過半百,身體還算健朗的我,雖坐在一般區域,立刻起身讓座,年長女士對我微微鞠躬道謝,我也趕緊彎腰回禮。

長久以來,我一直有讓座習慣,除了從前學校有教之外,兒時搭公車,也常遇到有人讓座給我。當時尚未受過教育,只覺得站著腿會很痠,有人好心讓座,覺得理所當然,也沒想太多便一屁股坐下,上學之後,才知道那是別人的善意,並非年幼者專屬的特別待遇。

受過別人的讓座之恩,所以每當遇到老弱婦孺都會主動起身讓座,只是隨著時代改變,博愛座的定義擴大,現在不分年齡性別,只要有需要都可以使用。因此博愛座上,不見得清一色是老弱,有些病痛從外觀看不出來;有些銀髮族身體硬朗,堅持把博愛座讓給更需要的人;有些人可能工作非常疲累,從外觀來認定一個人能否坐博愛座已經落伍了。

有次,從台北搭299公車回家,大概是逛街走太多路,感覺十分疲憊。沒有座位的我,一手拉著拉環,頭倚在伸直手臂上打起瞌睡,半睡半醒中,感覺有人拍打我肩膀,張開眼睛發現是位年輕女孩,示意我去坐她的座位。

我有點意外!因為那是一般座位,而滿頭濃密黑髮的我,年紀離老人也還有一段差距,怎麼會有人讓座給我?我想,大概是那女孩即將下車,做個順水人情。不料,下車前,那女孩還待在車上,我猜測,大概是那女孩感受到我當時的疲憊。好心人還真多!

以前讓座,都出於直覺,自從母親換膝蓋後,現在讓座動機又多了一份考量。希望行動力變差又常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母親,能遇到像我這樣讓座的人,而增加機率的方法,就是我持續讓座,或許這也是另類蝴蝶效應,而自己年老時,說不定,也能享受到這種善的循環。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