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真義3 佛教常識100】天堂地獄在哪裡?

THE MERIT TIMES
文/星雲大師
字級
收藏文章
43觀看次
我們能以慈心待人,肯為別人服務,別人也樂意和我們共事、相處,那麼每天就像身在天堂般快樂。圖/資料照片
文/星雲大師

常有人問我:「天堂、地獄在哪裡?」當然是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不過,這個回答一般人不容易了解。我想可以分三個層次來講:

第一、天堂、地獄在哪裡?佛教將宇宙分為十種法界,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其中,「天」就是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地獄則有十八種地獄。所以,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第二、天堂、地獄在哪裡?在人間。市場裡面被叫賣的牲畜,倒懸提掛、切剁宰割、活剝生烤,這不就像是倒懸地獄、刀山地獄、火燒地獄嗎?住在高樓大廈,吃穿是錦衣玉食,不就像在天堂一樣嗎?

第三、天堂、地獄在哪裡?在我們的心裡。每一個人一天當中,可能多次上天堂,多次下地獄。比方出門在外,遇到急難時,有人幫助我們,這時滿心歡喜、感恩,這樣的心情不就如同在快樂的天堂裡嗎?相反的,有時碰到煩憂的人事,讓我們怒從心生,甚至想要以牙還牙;這時瞋恨、焦慮不安的心,不也如同地獄般的痛苦?因此,我們的心,真是無時無刻不在天堂、地獄之間來回、輪轉。

《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如果我們能以慈心待人,肯為別人服務,別人也樂意和我們共事、相處,那麼每天就像身在天堂般快樂;如果自私自利,心中充滿嫉妒、瞋恚,別人也討厭與我們往來,整天活在埋怨的氣氛中,不就等於是地獄嗎?

不過,一般人還是很好奇,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據說佛陀帶難陀到地獄參觀,大家一樣穿衣服、吃飯、睡覺,那為什麼叫作地獄呢?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地獄的人吃飯,是用三尺長的筷子,每當有人夾起一塊菜,還沒放到自己的嘴巴裡,左右兩邊的人就馬上搶了吃,因此雙方爭吵不休。

接著佛陀又帶難陀到天堂參觀,天堂的人也是一樣的穿衣、吃飯、睡覺,甚至吃飯的時候,一樣是拿三尺長的筷子,那為什麼叫天堂呢?原來天堂的人吃飯,夾到一塊菜,他不是送到自己嘴裡,而是給對面的人吃。於是彼此感謝,彼此回敬,大家都很和睦、快樂。

有學僧問洞山良价禪師說:「請問老師,遇到寒暑來時,應該如何躲避?」洞山良价禪師說:「熱的時候到熱的地方去,冷的時候到冷的地方去。」學僧覺得奇怪,洞山良价禪師卻認為這是修行最好的方式,因為他體會到,若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甘之如飴,當下就是「天堂」。所以,《佛遺教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如天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如地獄。」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世間事本來就在自己的一念之間。當我們以聖人之心看世間,一切人都是善美好事;若以盜賊之心看人,則人人是盜賊。因為心境不同,就有天堂、地獄之別。如同佛經裡「一水四見」的比喻,同一境界,由於見者心識不同,所抱持的觀點也會大異其趣一樣。



六祖大師不識字嗎?

在佛教裡有一部《六祖壇經》,是一部充滿人生智慧的寶典。但是這部經的作者六祖大師,卻在《壇經》裡自己說道:「我,惠能不識字。」

六祖大師真的不識字嗎?其實不然!我認為這句話不能拿來做為評定的標準。因為像我們現在到各地去講演,有時候也會很客氣的說:「本人不學無術,本人沒有讀過書……」像這樣的話,並不表示我真的沒學問,真的沒讀過書,或是真的不認識字,這只是一種自謙之辭,是一種客氣話。

惠能大師他那麼樣的聰明,在少年時期,就算是沒有讀過書,耳朵也聽到人家講過很多的事蹟,他能對世間沒有了解嗎?我們再從他為無盡藏比丘尼講解《大涅槃經》大義、與法海禪師討論「即心即佛」、為法達法師闡述《法華經》、和智通和尚討論唯識要義、與僧智禪師討論「如來知見」的看法;他解答了志道禪師「涅槃三昧」的問題等等,以及在《壇經》中,處處可見引用佛經來開示、點化弟子的內容來看,我們還能說六祖大師不認識字嗎?

所以,我們讀書要有慧解,不要執著,不能只讀死書,不可以只憑一句話,就把六祖當成不識字。我認為就算六祖真的不識字,他也是對義理非常通達透澈的,不然他怎麼一聽《金剛經》就有所悟?而且到了五祖弘忍門下,又那麼快的大徹大悟了?又怎麼能作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麼有深義的悟道詩呢?可見他對經文、詩詞也是有相當了解的。所以對於這許多一代大師,我們對於他們的尊重,可不要給他們的一些客氣話、閒話,就蒙蔽了我們的眼睛。

六祖惠能大師不僅是中國佛教史上偉大的人物,也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他開創了「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使佛學簡潔明瞭;他將禪門「一花五葉、五宗七派」(臨濟、曹洞、溈仰、雲門、法眼五宗,臨濟宗又分為楊歧、黃龍兩派)散播出去,開創了各具特色的禪風,對佛門貢獻很大。歷史學家陳寅恪讚譽他:「特提出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旨,一掃僧徒繁瑣章句之學,摧陷廓清,發聾振聵,固我國佛教史上一大事也!」

而他的言行錄《六祖壇經》,是一部闡述人人真心本性的重要寶典,被尊為「禪宗典籍之王」,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也是中國第一部白話文學作品,在中國佛學思想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力量,宋明兩代理學家的語錄也深受影響。錢穆尤其將《六祖壇經》與《論語》、《孟子》等書並列為探索中國文化的經典之一,並說「如果沒有六祖,中華文化將為之失色」;甚至西方人瓦茨氏(Alan Watts)也表示,《壇經》是「東方精神文學的最大傑作」。

古人說:「人生最大幸福事,夜半挑燈讀《壇經》。」所以,六祖大師不識字嗎?實在說,六祖大師識不識字,一點都不影響大家對《壇經》的喜愛啊!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

- 支持福報,做別人生命中的貴人 -

前往支持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你可能也喜歡

Favorite

作者其他文章

Writer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