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剎涼州大雲寺 修繕重啟

THE MERIT TIMES
本報綜合報導
字級
收藏文章
28觀看次
修復前 舊的涼州大雲寺正門,建築物斑駁。圖/取自網路
歷時兩年修繕與保護後,千年古剎涼州大雲寺於二十日向社會大眾開放。
【本報綜合報導】歷時兩年古建築修繕與保護,千年古剎涼州大雲寺舊貌換新顏,二十日重啟對外開放,以「涼州大雲寺歷史變遷展」作為輔展首次亮相。

地處中國大陸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的大雲寺,是武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原名宏藏寺,為前涼昇平七年(西元三六三年)東晉十六國前涼主張天錫所建造,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唐載初元年(西元六八九年)改名為大雲寺,西夏時改為皇家護國寺。一九九三年三月,大雲寺被甘肅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世紀後  

修復規模最大

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副館長任贇介紹時指出,因年代久遠,大雲寺古建群存有地面破損、殘缺不全,牆面酥鹼、顏料層剝離、空鼓脫落等不同程度的破損,屋簷的瓦片嚴重開裂,亟待保護修繕。此次工程,是當地官方繼二十世紀七○年代修繕古鐘樓、八○年代油飾彩畫古建築後,再次展開保護規模最大的一次。

此次工程於二○二一年十一月

開工,歷時兩年。主要對大雲寺古鐘樓、火廟大殿、春秋閣等六座單體建築進行全面維修,針對開放區院落地面、圍牆、內部給排水、電氣等配套設施進行了整修,消除了文物建築存在的各類病害,使大雲寺文物古建築安全及歷史風貌展現上升到新水平。  二十日,武威市西夏博物館還精心製作推出「涼州大雲寺歷史變遷展」作為輔展,從戰國、前涼、唐、西夏、明清、民國、新中國成立後七個歷史階段介紹了涼州大雲寺的歷史變遷過程,並增設木質屏風、轎車實物作為新的看點。 

石質碑刻  

見證佛教文化

參訪者可領略到保護修繕後大雲寺古鐘樓、火廟大殿、春秋閣及其配殿氣勢恢弘的建築風采,還可以徜徉院落中,感受彩塑佛像、歷代石質碑刻、楹聯匾額所蘊含的文化底蘊。

「大雲寺不僅是歷史上河西走廊的名剎古寺,更是見證古絲綢之路佛教東傳、中西往來的重要文物遺存。」任贇說,該寺院內發現的〈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是迄今中國唯一的西夏文和漢文對照、文字最多、內容最豐富、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

〈增修大雲寺碑記〉則記錄了明代日本僧人沙門志滿遠渡重洋到涼州募化修繕大雲寺的事跡,是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見證。
加人間福報LINE好友

相關文章

Related articles

熱門文章

Most read
看更多 看更多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